相关热词搜索:
浅析对基层央行内审监督效能问题的再思考
浅析对基层央行内审监督效能问题的再思考 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 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 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人民银行内部审计除具有监督检查的基本职能外,还应具备控制、管理、决策服 务和咨询等为促进央行职能有效实现服务的职能。如何提高内审监督效能是内审 活动的核心问题。央行内审过程中存在影响监督效能的因素 (一)内审部门的行政归属影响三性 1. 独立性。内审部门作为基层人民银行职能部门,在本行直接领导之下, 其审计目的、内容、程序和工作时间就难免不受领导意志的左右和干扰。对审计 发现的问题,往往受行领导为防止家丑外扬,迫使内审人员有选择性地上报问题,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而导致内审部门的独立性不足,从根本上制约和影响内 审工作的效能。
2. 公正性。按照现行的内审管理体制,内审部门受其职能影响,对本行 各级部门有监督检查的义务,扮演挑刺者的角色,不论是何种审计模式,都会令 被审计者心理或多或少存在不满情绪,影响内审人员的提拔、升迁、评先、福利 等各种切身利益。因此,内审人员开展的各项审计活动会受到行领导和同事之间 关系的影响,导致公正性偏离。
3. 权威性。据某分行内审风采网2015 年的网络调查显示:58.28% 的内 审人员选择制约人民银行内审工作的最大困难是同级监督阻力大,难以客观评价。
其主要原因在于内审工作缺乏权威性。一些部门负责人甚至行领导对内审职责、 性质、目的认识有偏差,错误认为工作质量有主管部门管,违纪问题有纪检部门 查,内审纯属是挑毛病、坏政绩的多余部门,在审计时则表现为消极应付,配合 不够。同时,对内审查出的存在问题,认识不明确,整改落实不到位。对此,内 审工作犹如秋风过耳--- 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严重影响内审工作的效能。
(二)内审监督方式和手段制约内审工作效能 1. 现场审计时效性差。长期以来,人民银行内审方式主要是采取现场审 计,但由于审计时效滞后,其审计效果往往会因间隔时间长、当事人变动、资料 不全而不尽人意。这种审计方式虽然也能发现一些问题,但无法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审计监督,不符合当前内审工作转型的要求。同时受审计经济性的 限制,审计时内审人员不可能全面、详细进行检查,一般是采取抽样审计方法, 难免会出现一些大问题的遗漏。因此,审计效果性和效率性难以保证,风险监督 存在漏洞。
2. 计算机审计应用不足。随着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广泛 运用在人民银行各项业务中,因此内审手段的技术含量也相应随之提升。然而目 前阶段的审计手段,延续了过去的翻凭证、看账簿、查记录等早已落后的低效率 审计方式,严重影响内审工作的效能。人民银行的业务系统,已实现全面的电子 化,而审计手段几乎是零电子化,离电算化审计的发展方向相差甚远。落后的审 计手段严重影响内审工作的效率性和效果性,对内审效能的提高产生根本制约。
(三)内审人员综合素质不足 1. 内审人员业务知识欠缺。目前,人民银行基本业务顺应现代社会的高 速发展,制度变化快,内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知识面不全,综合能力不高,常 常扮演外行审内行的情况,难以发挥审计作用,同时对内审部门形象造成不良影 响。
2. 内审人员换岗频繁,新人员适应需要时间。近年来,人民银行的老龄 化严重,新行员往往配备在业务部门,内审部门的人员,通常是从其他部门调动 过来的,由于缺乏审计知识和相关技巧,以致在审计检查中往往底气不足,难于 发现深层次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工作质量。审计部门的业务骨干,由于工作中扮 演挑刺的角色,常常被调动至其他部门,进一步消弱审计队伍的力量,严重影响 审计效能。
提高基层央行内审监督效能的建议 (一)内审部门采用派出制 人民银行系统实行层层派出制的内审组织体系,则理顺了内审机构的隶属 关系,与人民银行集中统一的领导体制相适应,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是地位和职 权比较超脱的再监督机构,真正体现出监督与被监督的制约关系。从领导体制上 保证内部审计监督的高层次和权威性,消除内审工作来自各方面的干预和制约, 使内部审计机构能够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充分发挥内审的监督作用。人民银行实 施派出制,从理论上说,符合下查一级的监督要求;从实效上看,有利于减少干扰,保证审计质量和效果;从惯例上讲,欧美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内审机构实行 集权制,其独立性、权威性和超脱性,都是由其内审体制的组织地位来实现的, 其机构、人员集中在总部,直接对下属各分支机构实施审计监督。建立我国人民 银行内审组织体系的设想是,借鉴国际国内垂直系统内审体系的先进模式,将人 民银行内审机构改为派出制。
(二)创新内审监督方法和手段 1. 内审依据应及时更新。在长期的审计工作中,审计依据更新速度慢, 严重滞后于风险管理的需要。在新业务、新系统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导致内审工 作往往是用旧眼光,看新问题,发挥不了内审工作的风险监督作用。审计方案中 应及时补充完善符合实际情况的审计依据。
2. 审计方案应合理。审计方案墨守成规,通常一种审计,一种方案,多 次使用。必须根据审计的对象和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修改审计方案,做到审计 方案与审计环境和审计目的相适应。
3. 审计方法应科学。在内审工作中,采用的审计方法有抽样调查、问卷 调查、统计分析、合规审核等等,但是这些方法中多多少少都存在缺陷,导致审 计结论失真。内审工作目前正处于转型阶段,风险导向性审计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审计方法的科学性直接影响转型的成功与否,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加强审计方法 的研究论证。
4. 电算化审计应广泛应用。内审工作的转型,已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 而电算化审计是提高内审工作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根本途径,积极开发出 智能化电算化审计的软件,从根本上解决内审人员不足,业务知识缺乏的窘相。
内审人员扮演的角色也归于正位,以利用电算化审计结果,搞好内审评价和管理 建议,促使内审由合规规划审计向风险导向性审计转型。
5. 联合其他部门,有效利用各自成果。内审部门受限于人民银行机构的 设置,扮演的角色只是事后审计,而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滞后,这种审计的模式 不符合内审转型的需要。在当前的制度和审计转型的需要下,内审部门继续采用 事后审计,以风险导向和制度建议为根本任务。例如,在国库业务和会计部门的 日常业务的审计过程中,利用事后监督中心的监测结果,对重点风险业务进行审 计,充分节约审计时间,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性。对于基建工程,可委托获得相应 资格的会计事务所进行审计,一方面弥补内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另一方面提高人民银行基建工程财务管理的透明度,防腐倡廉。
6. 建立健全内审制度,推进内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内审工作不仅 仅是监督检查,更重要的是提高人民银行的履职能力,增加社会价值。中国式的 管理模式,必须依据各种制度的约束机制,而制度必须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内 审环境,对已有制度不断修正,同时建立健全新制度。只有内审依据适应内审环 境,才能提高内审效能。
(三)加强人员素质的培养 审计部门人员变动频繁,知识层次良莠不齐,按照知识结果,发挥优势, 做好内审工作。一方面要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现有人员的素质,通过采取讲座、 跟班学习和理论研讨等形式,学习绩效审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有条件也可以选 派人员到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培训实习。另一方面可以逐步调整改善审计人员的 结构,从业务部门选调一些业务骨干充实到内审部门工作。
总之,基层央行内审工作任重而道远,顺应实事的变化,从合规型审计向 风险导向型审计和绩效审计转变,效能问题一直是重中之重,必须不断的探索和 创新,积极的补充和完善内审工作制度和人员的素质要求,才能更好的发挥内审 部门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