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基本理论论文
  • 成本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市场营销论文
  • 秘书文秘论文
  • 档案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管理其它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管理学 > 档案管理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因特网网站经... 正文 2019-11-15 07:42:10

    经济管理论文 因特网网站经济管理论文

    相关热词搜索:

    因特网网站经济管理论文

    因特网网站经济管理论文 摘要 传播系统作为社会总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来都是和社会的经济运作紧 密相连的。本文试图从加拿大著名经济史学家英尼斯和美国著名传播学家贝尼格 的传播研究成果中吸取理论养料,以将传播系统的发展置于经济发展史大背景中 考察的理论框架,探讨现代传媒系统的发展和变迁同社会经济运转及其管理的需 要之间的关系。文章重点讨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因特网的兴起及网站的经济运作 模式。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传播系统经济运作经济(运作)模式 I.传播学中将传播系统的发展置于经济发展史大背景中考察的研究传统 早在20世纪40年代,著名加拿大经济史学家与政治经济学家英尼斯 (HaroldInnis),就在探索社会制度变迁的原因和社会经济生活稳定的条件这两 个经济史中的关键问题中,觉察到了“传播的穿透力”对经济史的影响,并因而开 始将其研究兴趣,拓展到传播媒介。此后,他在长期研究各种传播形式及传播发 展史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媒介理论。这种理论以“传播媒介的偏向性”为中心论 点,认为一切文明都有赖于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与之相关的是传播媒 介的时、空倾向性,因而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

    英尼斯以埃及文化和罗马文化等为例来论证占支配地位的媒介的偏向性对社会 发展史的影响。他指出,在古代埃及文化中,在石板上写字有利于维持小区域中 的社会结构,但是,对沿着尼罗河流域扩展的一体化的埃及社会来说,其维持却 离不开纸莎草纸的发明与船只这一交通工具的运用。在罗马文化中,如果没有文 字传播和公路系统,罗马人便无法长期维持这一大陆帝国。

    如果说英尼斯的传媒分析最早体现了将传媒发展同整个人类历史运转进 程联系起来的研究传统,那么,在英尼斯的媒介理论问世30多年后,美国著名传 播学者贝尼格(JamesBeniger)则在有关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动向的起源的研究中, 把其对于历史的关注,主要聚焦于对于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发展史的探讨,并且 明确地提出了一种以经济史学的视角透视现代传播发展的理论――“控制革命” 论。这种理论指出,社会的信息化进程,缘起于工业革命带来的整个社会物质经 济运转速率的大幅度提高对于社会控制的挑战。他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表的 《控制革命:信息社会的技术与经济起源》一书,集中阐述了这一旨在揭开信息在经济与社会中的关键作用之迷的媒介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切有生命的系统 都必须加工处理物质和能源以维持自己并抵制“熵”⑴。而对于物质和能源的加工 处理来说,控制作为“对于预定的目标的有意图的影响,”⑵是必不可少的,信息, 则又是实现控制所不可或缺的,因而信息加工处理和传播/交流,在它们使有生 命的系统有别于无机的世界这一点上来说,可说界定了生命本身的意义。⑶ 根据贝尼格的理论,在现实社会中,决定信息处理与传播在物质和能源流 动中所占的实际比例的,有一系列因素,其中之一是(物质和能源的)加工处理 速率,它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动向,紧密相关。工业革命大大加速了整个物质经 济的运转,从而给社会控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控制危机的出现,要求人类运用 信息的能力,出现同其利用能源的能力之大飞跃相适应的大飞跃。这后一种大飞 跃,通过以信息处理和传播技术的变化革新等为标志的控制革命得到了实现。

    传播活动所具有的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决定了传播研 究必然是多视角的。英尼斯和贝尼格等人所开创的将传媒发展同经济史联系起来 研究的传统,提供给我们的,当然不是传媒分析的唯一视角,但却是非常有用的 视角。

    II.人类社会经济运作方式发生重大变化背景下大众传媒的兴起和发展 运用上述学者提供的经济史学的视角透视传播的发展,沿着历史的轨迹往 回追溯,不难发现,社会物质经济运转与传播之间,的确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从来就须臾离不开信息交流活动。而在任何时代,人类 传播活动的频度、规模等,都是同人类社会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组合的规模、 物质经济运转的规模和速率分不开的。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人类社 会的生产力水平颇低,物质经济运作是以小生产为标志的,规模狭小,速率低下。

    与此相对应,起到协调、管理的社会功能的传播系统,在当时也是人际传播的系 统。大规模地、迅速地复制、传递信息的传媒系统,在封建时代并未出现,可以 说不仅是因为大众传媒产生的技术基础尚未奠定,而且更是因为当时社会的运作, 尤其是其经济运作,并未滋生出对传媒系统的需要。人类传播史上媒介技术层面 的重大突破DD近代印刷术的推广以及以此为技术基础的印刷传媒的诞生与发展, 于15世纪中叶拉开序幕。这同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的互动有关。从经济 运作同传播发展的关系来看,当时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资本主义生产,已开 始在地中海沿岸的有些欧洲城市如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米兰等地萌芽。与此相联, 资本主义的商品贸易也发展起来,国际范围的东西方贸易在当时已有初步发展。

    根据有关史学书,15世纪中叶,东西方贸易可经由两条航线,⑷而在这两条航线中,意大利的港口城市、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都是举足轻重的贸易据点。

    这一切意味着社会物质经济运作的巨大变化,它必然要求在其中起协调、 管理作用的传播系统,也产生变化。以规模经济为特色的资本主义生产以及以不 断拓展市场、开辟世界市场为特点的资本主义商品贸易的兴起,孕育着创建能大 规模传播信息、向远方传播信息的传媒系统的社会需要。首先发生在欧洲的近代 印刷术的推广应用,正应答了社会的要求,为传媒的诞生奠定了技术基础。由此, 拉开了进入大众传媒时代的过程的序幕。而这一过程的完成,与资本主义生产本 身从手工工场阶段向机器大工业阶段过渡的发展过程相伴随。这一过渡,仰仗工 业革命而得以完成。由物质经济运作的巨变滋生的社会需要激发的传媒系统的形 成与发展,自然而然也要经过相应的过程。也正是在工业革命背景下通过动力工 业的发展,解决了驱动印刷机的动力设备问题,才使印刷传媒走向实现大众化具 备了技术条件。工业革命还为西方商业化的大众报业的诞生带来了因工商业发展 大飞跃而产生的广告数量大增,使其经济支撑问题通过发行收入加广告收入得以 解决。于是,1833年,在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的美国,成为旨在面向平民百姓的 廉价报最早的诞生地:是年,在纽约诞生了第一张价格低廉的、商业化经营的便 士报(廉价报)纽约《太阳报》。

    廉价报诞生后,又经过几十年的报业大众化的进程,商业报纸逐渐成为资 产阶级报业的主体,西方近代报业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演变成全面实行商业化经 营、发行覆盖整个社会的现代报业。随后,靠电波传送信号的电子媒介广播和电 视又先后于20世纪20、30年代诞生,成为传播领域又一意义重大的突破。在传播 史上,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是人类传播活动发展中一段熠熠生辉的时期。

    正是在这段时间,现代新闻传媒业形成了基本格局,职业化的传统新闻传媒业全 面登台。而传媒业的这些发展,同工业革命后工业发达国家建立起了当时先进的 工业经济并取得了以加工制造业的长足进展为特点的经济发展,是同步的。

    现代传媒业一旦形成,其传播活动就成为现代经济运作中的重要一环,传 媒业本身也成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掌握着收集和创作信息的资源、处理信息 的资源及散布信息的资源的传媒业,⑸通过刊播各种形式的经济信息,其中包括 商业广告,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运作中,起着促进从生产到流通到消费的各个 环节的畅通的作用,并通过反映经济生活中的社会舆论,起着促进经济的健康发 展的作用。

    此外,传媒业自身作为信息产业,也已日益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美国,大众传媒在国民经济中位列第十大产业;
    在中国,大众传媒在国民经济中列第十五位。”⑹ III.经济全球化与因特网的崛起 近年来人类社会传播系统的最大变化,是全球性的电脑互联网络--因特 网的迅速崛起。而这一变迁,显然又是同人类社会经济运作的新发展DD经济全 球化趋势,相伴随的。当然,经济全球化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追根溯源,经济 走向全球化过程的萌芽,也同资本主义生产的兴起有关。这一过程也可以说萌芽 于15、16世纪。如前所述,那是一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商品经济逐渐形成的时 期,也是一个受开辟新贸易航道的欲望驱动的航海探险走红以及国际贸易伴随着 航海探险大发现而得到发展的时期。有学者认为,15世纪后期即已世界市场“雏 形初具,全球化初露端倪。”⑺在此后的数百年间,国际贸易、经济活动跨越国 界的流动逐渐增多。尤其是在人类社会进入19世纪后,由于蒸汽动力在船舶业中 的应用,“航海运输更为发达,国际贸易范围也因此扩展到海运所及的所有国家。” ⑻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使国与国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 进一步增加。

    但是,在世界大战前,全球化“只具有初步的形态。”人类社会经济运作对 信息传播系统的要求,因而也尚未超越传统的传媒所能处理的范畴。经济全球化 真正形成并多维度发展,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数十年间,20世纪80、90 年代,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态势呈现得非常剧烈,进程大大加速的时期。在这一时 期,资本、商品、技术和服务等跨国界广泛流动,日本经济新闻社编的《世界经 济大视野》一书,把“经济国界的消失”或者说“‘无国界’”经济,称为20世纪末的 变迁和迈向21世纪的序曲的主流之一;
    ⑼世贸组织前总干事鲁杰罗指出,无国界 经济正在全球范围形成。⑽生产活动的世界范围的“大分工”正在发展。以全球范 围进行生产和销售为特点的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社会化生产中举足轻 重的力量,对全球经济产生日益增大的影响。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的趋势 加强。这一时期,也是信息传播与经济的互动态势极大加剧的时期。一方面,经 济活动的全球化,必然要求具有起协调、管理功能的信息传播,也相应地全球化, 出现一种跨地域、跨国界的全球性的传播系统,势所必然。而且,真正适应经济 全球化的传播系统,还需要具有能包容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的不同层次的传播 活动的特点,因为渗透到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传播活动,并不是仅仅由大众传 媒刊播广告和经济信息等大众传播活动构成的,在日常生活中伴随商务活动等经 济行为的传播活动中,有大量是个人间的和机构间的传播活动。此外,由于生产 力的不断发展,世纪之交世界范围的经济运作,还具有速率空前的特点。适应这一特点的全球化传播系统,自然也需具有传播空前快速的特征。因特网正是具有 这些特点的全球性传播网络。可以说,经济全球化及其运转快速化所激发的社会 需要,构成因特网存在的根本逻辑理由。

    另一方面,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先导,构成推动经 济全球化形成的原因之一。世纪之交,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正越来越清楚地印 证马克思所说“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⑾和邓小平所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的原理。正象19世纪中叶社会物质经济运转速率的大幅度提高是由工业革 命所带来的那样,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新态势和运转速率的进一 步加快,也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产生的。信息传播高新技术的大放异彩, 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重要现象。信息传播高新技术的突出代表因特网,以其瞬 息传播、融合不同层次的传播活动、全球互联等优势,构成克服世界经济商务活 动的空间距离的障碍之有效工具。当然,因特网在其发源地美国的兴起,经历了 一个由军用转向民用再转向商用化的过程。因特网在全世界迅猛发展,正是在其 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商用化发展阶段以来发生的,90年代中期以来,其发展势头 尤为猛烈。目前,依托因特网进行的电子商务在全世界方兴未艾,虽然,其真正 的大发展,尚有待网上隐私、网络安全等现实问题的解决,但是,因特网同不断 发展的国际商贸活动等的联系,却已清楚显现。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显著 特点,就是经济活动及其组织管理可以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依靠这一全球性的信 息传播系统在全球展开,世界经济体系正在变成依靠电脑联网支撑的人类智慧互 联的数字化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的多维度发展,是以信息革命为基础的。网络 传播的兴起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显然具有互动作用。

    因特网诞生后,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其重要性比以往更为凸现。在因特网 的发源地美国,“1995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来自信息技术产业。信息 产业的工人平均收入是美国工人平均收入的两倍。”⑿中国近年来信息产业发展 也很快,国家把信息产业当作新的支柱产业。根据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在今年 (2001年)2月9日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电子商务和无纸贸易高级研讨会上的讲话, 中国通信业创造了世界罕见的发展速度,最近5年通信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8.8%。

    吴传基的讲话指出,今后5年中国信息产业将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市 场规模比2000年翻一番,到2010年再翻一番,以信息产业翻两番来保证国民经济 翻一番目标的实现。⒀ 目前,随着因特网的发展,网站网页不段增加。《计算机商情报》市场研 究中心的一份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内地2000年上半年新增各类网站达五万家,其中有规模的网站约为五百家左右。⒁笔者本人在网上研究中发现,在2001年6 月11日至6月17日这一周的时间段中,除了6月16日外,我国每天都增加数以百计 的网站,其中增长数目最多的是6月12日,达754家。一周中新增网站共3103家, 平均每天新增约443家。世界范围内,网站、网页之多及增长速度之快,更是令 人惊叹!据有关书籍介绍,日本NEC的两个计算机科学家曾对网上六个搜索引擎 进行过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估计在作为因特网一部分的万维网(即WWW,一 译环球网)上至少有3.2亿张网页,并以每天10万页的速度递增。⒂众多的网站 依靠什么经济来源生存和发展呢?在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 的现实问题。

    IV.网站裁员和付费订阅模式的提出 现代传媒业,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必然无法回避自身的经济运作模式问 题。从世界传媒业发展史来看,自近代报刊问世以来,人类社会对报刊业的经济 运作模式的探索,曾经历由依靠政府或政党津贴的政党报刊为主逐步转变为政党 报刊和自主经营的商业报刊并存发展再进入到以大规模发行、主要经济来源靠广 告收入的商业报刊为主流的发展阶段。以刊载广告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经济运作 模式的形成,是世界报业迈入现代化的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世界报业的迅 猛发展,主要发生在找到这一经济运作模式之后。广电传媒问世后,由于其自身 的特点,经济运作问题比报刊业复杂,但商业化运作模式,毕竟是几种运作模式 之一,而且即使是在象英国这样的公共广电和商业广电并举的双轨制经济运作模 式和我国这样的“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作”⒃模式中,也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商业 运作及吸纳广告收入的因素。

    今天,伴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寻找合适的经济模式也已成了其生存和发展 的重要影响因素。2000年(尤其是下半年)电脑联网业在尚未确定其盈利之路的 情况下面临严重的经济压力,于是在因特网的发源地美国,刮起了一股“网站裁 员”之风。5月至12月电脑联网业裁员更是持续攀升,12月份创新高,达到裁员之 最。⒄这一事实,正是寻找合适的经济模式的迫切性之生动写照。

    网站因经济压力裁员的现实,迫使业界正视如何产生经济效益的问题。在 构成网站的一个部类的传媒网站中,这个问题尤其引起了广泛关注。传媒网站, 当初是在传统的传媒受到因特网咄咄逼人的挑战的情况下首先在传媒体制是商 业化体制的美国出现的。在这背后,可说不可能没有商业利益驱动的影响。这种 驱动,从一个方面来说,表现为耽心不加盟网络会被因特网挤出信息市场的“恐 惧”,用《纽约时报》费利西提・巴林杰(FelicityBarringer)的话来说,在美国报业在因特网上“实验的第一阶段”,“实验的动力是恐惧:恐惧网络将吞没报业 的利润。”⒅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种驱动表现为指望在新的数字化市场上抢摊 以求日后盈利的“期待”:期待通过冲到网络空间中“淘金”,有朝一日将会发新财。

    如果说这些年来唯恐被因特网发展的大浪淘汰出信息市场的恐惧促使传媒机构 纷纷在开拓网上新发展空间中争先恐后、不敢稍怠的话,那么,指望网络空间日 后会带来新的盈利的期待,则驱使传媒机构纷纷在营建网站方面大手笔投入。

    [page_break] 但是,经济核算是和想象无缘的;
    务实的业界难以长时期地把盈利的目标 锁定在期限难料的等待上。事实上,在处于网络发展和网上新闻业发展的领先地 位的美国,早在1996-1997年就曾出现过一些财力薄弱或缺乏决断的传媒机构从 加盟网络的财力消耗战中引退的情况。1997年3月26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 曾刊出题为《网上大撤退开始了吗?》的文章,介绍了一些经济实力薄弱的美国 传媒机构在建立网站后又走回头路退出网络的情况。尽管如此,与当时的传媒上 网的潮流相比,一些传媒网站关闭的情况实在算不得引人注目。而且就整个电脑 联网业而言,凭着领先一步、抢摊网上的勇气在网上驰骋当时是众多网站的主流 行为;
    这一领域中尚未出现指望盈利等待过久而引起的不耐与不安。但是,又几 个年头过去后,连年亏本而引起的不安,终于引发了网站裁员事件的接踵发生, 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激发了业界有关网站如何盈利的讨论。

    今年4、5月间,美国《编者与出版者》周刊的网络版上,刊出了不少探讨 传媒网站的经济支撑的文章,还发起了读者议论。鉴于传媒网站上的广告收入一 直远远不足以抵其支出,业界比较集中地讨论到的盈利方式是付费订阅网上报刊。

    例如,美国MediaGeneral公司的总裁J.StewartBryanIII称让人们免费获取报纸网站 的内容是“愚蠢的”,并宣称,“我们已得出结论,网上付费订阅是应实行的模式。

    我们不得不停止在万维网上白送东西。”⒆对这一主张的可行性,美国网上新闻 业界见仁见智,意见不一。有的赞同,并称赞Bryan有勇气说出许多人早就想说 的话。如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Young说:“我认为MediaGeneral公司的Bryan 不仅走对了路,而且有先见之明。网络的胜者是那些能够抓住客户的心,并且还 能从广告商以外的人那儿赚钱者。”有的则对Bryan的意见不以为然,批评说收费 订阅是目光短浅的方法。如classified网站的创始人BillDiederich指出, MediaGeneral等报刊公司“对一种很少有人愿意为之付钱的产品实行收费”的计划, 只会“让因特网上的竞争者占领它们社区的因特网市场”,他评论说,“Bryan先生 似乎不明白报纸的网站具有远超过‘失去的’订阅费收入的促销价值。”又如《新闻 日报》的网上服务部总编辑TonyBriggs说:“Bryan所没有意识到的是,你不可能靠一个卖不出去的产品赚钱。……因特网文化是在所有的东西都是免费的前提下 发展起来的。你要惹怒使用者、把他们赶走的最好办法就是向他们收费。”⒇ 在我国,报刊上也刊登过报道国外的这些动态的信息及有关网上内容服务 实行收费的可能性的文章。

    V.网站的经济运作模式作为具有高度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业界围绕网络报刊付费订阅问题的讨论和争议,关注的焦点在于如何盈利。

    而在如何盈利背后,则是更深层次的网络的经济运作模式问题。对这样一个具有 高度现实意义的课题,学术界也已开始进行探讨。对网络的经济模式深有研究的 美国伦塞勒理工学院传播学教授詹姆士・瓦特(JamesWatt)今年5月在一次给复 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所作的有关讲座中,谈到了万维网的三种经济运作模式, 其一为私人出资或者非盈利性民间/慈善性模式,其二为政府出资,其三为依靠 广告收入。他对这三种模式各自的利弊得失作出了自己的分析,认为,私人出资 模式的长处在于:开放世的表达、广泛的多样性,其弊端在于:廉价的内容、缺 乏资金来开展大型项目;
    这类模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非盈利性的民间/慈善性模 式的长处在于:不受经济利益支配、可以为弱势群体的利益投入大量资金,其弊 端在于:对用户的愿望不关心/不敏感、助长特殊群体的利益;
    政府出资的模式 的长处在于:由税收提供资金、对受众的愿望在部分程度上作出反响、可以做到 关心弱势群体的利益,其弊端在于:有可能被通过限制或倡导特定的信息而用于 政治目的;
    依靠广告收入的模式的长处在于:由消费者提供资金、对用户的愿望 非常关心/非常敏感,其弊端在于:受商业控制、不一定肯为弱势群体或教育的 利益服务。(21)这三种模式可说是三种可能性,但现实的情况是,因特网已进入 商用化发展阶段,依赖政府出资的经济模式和非盈利性的民间/慈善性模式都没 有被选中。事实上,也很难设想完全依靠慈善性的捐款、民间的基金会等,能为 发展势头如此猛烈、网站数不断递增的因特网提供充分的经济支撑。而让如此众 多的消耗财力的网站完全依赖政府出资恐怕对纳税人来说也会是一种沉重负担。

    现实留给网络业的选择,恐怕主要是在市场化运作、资金来自消费者的经济模式 中,找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在这一点上,我国恐怕并不例外。在我国传媒已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转、进入市场竞争的今天,经济收益对传媒早已不 再是无关紧要的问题;
    我国的传媒网站“一出身就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22)它 们在必须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同时,也得追求经济 效益。

    当此传媒网站急切想盈利、想有经济收益之时,摆在社会面前的问题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真正使传媒网站的愿望实现?付费订阅是否会行得通?根 据上面提到的美国学者詹姆士・瓦特教授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作有关讲座期间的 介绍,在美国,网站实行付费订阅的成功例子迄今很少。在我国,孙坚华在题为 《恐惧,为美国网络新闻业定位》的论文中指出,“付费订阅是大多数报业网站 的恶梦。除了《华尔街日报》拥有近50万付费订户,其他媒体网站乏善可陈”。

    (23) 付费订阅的方式能否行得通,关键不在于传媒网站有多少套计划,而在于 用户对此是否愿意接受。这一点的答案,眼下似乎不容乐观。常有这样的说法, 人们已习惯网上的内容是免费的“午餐”的做法。这也许不能成为付费方式行不通 的充分理由:毕竟,在商品经济发展史上,一种产品靠免费作为促销手段进入千 家万户,站稳脚跟后再开始收费的情况,大有先例在。问题在于:在传媒市场竞 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传媒网站提供的信息内容服务,按产品相互差别化的标准来 衡量其异于、优于其它同类产品、服务的程度,是否已达到足以使消费者砰然心 动从而作出付费也非享用不可的消费决策的水准?当然,《华尔街日报》网站的 做法是付费订阅方式的一则成功之例。但是,该网站提供的信息内容有其特殊性。

    该网站提供的权威性的股市行情信息,牵动着股民的心,他们的切身利益与之直 接相关。由于股市风云的瞬息万变,这种信息具有时间性极强的特点。而网络因 其瞬时传播的特征,成为传递时间性极强的信息内容的最佳媒介。用户甘愿掏钱 成为《华尔街日报》网站的付费订户,自有这一点作为基础。而一般媒体网站仿 效它的做法是否能成功很难预料。虽然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网络会成为广大 网民获取有关信息的第一渠道,这一点,已为实践所证明,但是,并非所有的突 发事件都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切身利益,人们不一定急切到非要争分夺 秒获知消息不可。因而,付费订阅把网民“赶”离传媒网站使之转而依赖传统的传 媒信息服务,这种可能性显然存在。

    ⑴按照热力学的观点,由于分子的热运动,物质系统的分子总是要从有序 趋向混乱,熵是表示系统无序性的量度。

    ⑵“控制”(control)一词在贝尼格的笔下是广义的,泛指“对于预定的目 标的有意图的影响。”见Beniger,JamesR. (1986).TheControlRevolution:TechnologicalandEconomicOriginsoftheInformatio nSociety.(p7.)Massachusetts:HarvardUniversityPress. ⑶Ibid.,pp.9-10.⑷朱孝远著《近代欧洲的兴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170页。

    ⑸这是著名美国传播学家桑得拉・鲍尔―洛基奇(SandraBall-Rokeach) 等人所提出的“媒介系统依赖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个人、群体、 组织、其它社会系统乃至整个社会,为着实现自身的目标,均需依赖媒介所掌握 的这些信息资源。

    ⑹李良荣著《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2页。

    ⑺郭连成“面向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第二期, 第8-21页。

    ⑻出处同上。

    ⑼日本经济新闻社编《世界经济大视野》,(中译本,雅思译。)商务印 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2-3页。

    ⑽转引自郭连成“面向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第 二期,第8-21页。

    ⑾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第三分册,人民出版社1963 年版,第350页。

    ⑿UnitedStatesInternetCouncilITTA,Inc. (InternationalTechnologyandTradeAssociates,Inc.).StateoftheInternet2000.(美国 因特网委员会《2000年因特网发展状况报告》。在其网站上公布,网址:。上网 日期:2001年2月10日。) ⒀新华网2001年2月9日。

    ⒁上网时间:2001年6月21日。

    ⒂黄北雁著《创世风暴――因特网席卷全球》,远东出版社2000年版,第 9页。

    ⒃李良荣著《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5页。

    ⒄。上网时间:2001年6月15日。⒅转引自孙坚华“恐惧,为美国网络新闻业定位”,载《新闻记者》2001 年第五期,第41―43。

    ⒆。上网时间:2001年5月8日。

    ⒇这几条信息,获自提供的e-newsletter,2001年4月24日、5月1日、5月8日。

    (21)。上网时间:2001年6月8日。

    (22)官建文“中国新闻网站的创新与发展”,《新闻战线》2001年第六期, 第48―50页。

    (23)孙坚华“恐惧,为美国网络新闻业定位”,《新闻记者》2001年第五期, 第41―43。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经济管理论文 因特网网站经济管理论文》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