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内化与外化论文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内化与外化论文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内化与外化全文如下:摘要:党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新的要求和部署,其中首次提出以 “三个倡导”为核心。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大学生又是培育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群体,因此首先要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 学生中的内化与外化现状;其次要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加强宣传教育,深化对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再次,要加大推广践行,突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 化,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外化为一种行为习惯。
一、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内化与外化现状 (一)成就可喜 提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以及爱国、 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次在党的报告中被提出。自从会议以 来,全国各地的高校纷纷组织广大领导干部以及老师学生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会 议精神,并且借用召开研讨会和举办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来全面而深刻地解读党的 报告。“许多学校把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列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 划,并在专项工作中作出具体安排和部署,建立起校、院两级组织领导和协调工 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层层抓落实的生动局面。”[1]各高校教师和领导人员在 上课或是开党会的时候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以及其深刻内涵和 重大作用。大部分学生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重大, 并且已经将这一价值观加以内化。有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注重精神素养,能够 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于国家发展具有责任感和使 命感;对于民主与不民主行为有正确的评价”,[2]这一调查已充分表明了大多数大 学生已经树立了普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问题突出 1、内化起点未夯实。首先,宣传教育仅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 为宣传教育的对象,忽视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 及我党优良的革命传统等融合在一起来开展宣传教育。各种思想观念是相互联系 的,如果偏废其一将会有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其次,宣传的方式不够全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过程中忽视了对现代大众传媒的运用,造成 了宣传方式的单一化。单一的宣传方式不利于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就会 阻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最后,宣传教育不能有的放矢,学校 未能对学生的需要做出分析,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到的实际,因此陷入了空洞的说 教以使宣传教育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2、内化与外化相脱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过程中, 内化是建立在外化这一前提的基础之上的,外化可以巩固以内化的认知,因此内 化与外化是密切联系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外化相统一才是其最终 目标。在教育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仅仅是教育活动的基础性、 首要性环节,已经内化的认知还必须指引学生的行为,通过人的行为和习惯得到 固化和升华。
二、加强宣传教育,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一)拓宽宣传渠道,引起广泛注意 1、突出主渠道的优势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 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学校教育的 主要责任是立德树人,同时学校又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场所,在这一主 场所里思想政治教育课又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因此要坚持发 挥主途径的优势作用。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应该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并 且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为更好地应对和处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教育 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创造条件;还要不断跟新教学方法,尽量避免灌输式、填鸭 式的教学方法,注意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加以宣传,以增强教学内容的 影响力和吸引力;更要注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现代教学工具,例如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能实现集图文声像为一体,内容生动活泼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 兴趣,最终有利于学生将其内化。
2、健全网络传播平台。“大众传媒在信息共享、共同意识的建立、社 会价值的传递、大众文化的形成和改变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3]在信 息化、网络化时代背景下,网络传播的如下特征: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互动 性强,图文声像有机结合等已经使得网络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因而在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媒介的优势。(二)加深内涵剖析,引导深化理解 要引起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注意,更要使大学生加深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内涵的理解。如果对一个理论的内涵没有一个深刻的 剖析,必将影响对这一理论的内化。通过深入而透彻的理论研究,对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内涵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分析,要论证清楚明晰、阐释全面,这些是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深入人心且得以广泛践行的前提。教师在进行理论研究 时,要对国家、社会和个人这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有一个透彻的分析,还要 加以综合概括,凝练出更加完备而成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了解受众需要,确保自觉接受 教育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实现人格的健全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培养合格“四有”新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只有从学生的实际 需要出发,尊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才可以自觉自愿地接受其 观点,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到自己已有的认知系统。内化为自身的 认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教育,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使其更加社 会化、生活化和实际化,调整和改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与学生心贴心敢于 直面学生的困惑,善于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学生的困惑,系统地回答学 生的疑问,在互动参与中让学生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
三、加大推广践行,突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化 (一)用榜样示范引导价值观 榜样示范法,也称典型示范法,是指通过具有典型、榜样意义的人或 事(正面的、先进的亦或反面的、落后的人或事)的示范引导,警示警戒作用,教 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规范自身行为的方法。“大多数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 观察而获得的”。[4]榜样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动力和向 导。因为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而在学校榜样主要来源于教师和其他先进人物。
首先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要做到勤于政务、求真务实、廉洁自律,遵 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
(二)用社会活动践行价值 要使大学生真正能够做到常态化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 靠外力,更需要自身的实践。要让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中来,要其在实践中巩固已有的认知,将正确的行为习惯不断固化。比如 广泛地开展学雷锋的活动和志愿者活动,可以到一些空巢老人家里或是孤儿院当 义工,帮助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或者是在校园里建立小社团帮助一些困难 的儿童募捐衣物、学习用具或是钱。以此通过这些学生易于参加的、乐于参加的 活动来固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自觉性和能力,最终实现将学生的 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