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媒介概况研究论文
媒介概况研究论文 摘要 在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作为传播学领域一大研究 部类/范畴的媒介分析,正清楚地凸现出现实意义。世界范围内,信息传播新技 术的作用和影响成为近年来传播学界的热门话题,由此带动了整个媒介分析领域, 使之赢得了国际上学术界的很大关注。在中国大陆学术界,媒介分析同样受到了 很多关注,近年来,学者们进行了许多有关媒介研究/媒介分析的探索,发表了 大量的有关成果。本文试图对中国大陆学术界这方面的成果,进行一番梳理,在 此基础上,分析其特点。限于资料、时间等方面的原因,本文的这种梳理,难以 在对所有学术成果的总体进行通览的基础上进行。因此,笔者作了一些选择,主 要通过对若干新闻传播学刊物1996-2000年的内容分析、对自1995年召开的全国 第四届传播学研讨会以来几次全国和国际学术研讨会内容作类似的分析、并对两 本近年来出版的集中论述信息传播技术与媒介发展进程的关系等的媒介分析专 著的研究,来从论文和著作这两个层面,探讨中国大陆传播学术界的媒介分析的 研究成果,透视其概况及特点。由于笔者所掌握的资料十分有限、所读所知也十 分有限,本文的局限性在所难免,其对研究成果的梳理,遗漏大约也在所难免, 但却绝非出于故意。抛砖引玉,唯期本文对我国大陆传播学界有关媒介分析的研 究之梳理,能引发对此的更全面的探讨。关键词:媒介分析、信息传播新技术 Abstract Atpresent,aswavesofnewinformationtechnologiessurgeforwardthroughouttheword,me diaanalysisasanimportantcategoryofcommunicationresearchisdemonstratingitssignific ance.Worldwide,usesandimpactofthenewinformationtechnologieshavebecomeahottopi cfordiscussion,thuspushingforwardresearchinthewholeareaofmediaanalysis,attracting muchacademicattentiontothearea.InthemainlandofChina,mediaanalysishasalsoreceive dalotofattention.Inrecentyears,scholarsinthemainlandofChinahaveexploredmanyissues inthearea,resultinginmanypublications.Thispaperattemptstomakeasurveyoftheirresearc hachievementsand,onthebasisofthat,analyzethefeaturesoftheseachievements.Owingtot helimitationoftimeandtolimitedmaterialsavailable,thewritercannotpossiblymakeathoro ughlycomprehensivestudyofallthemediaanalysisachievements.Therefore,thewritercho osestocarryoutthestudymainlythroughacontentanalysisofthearticlespublishedinfourjour nalismandcommunicationjournalsinthecountryfrom1996to2000,asimilaranalysisofthep aperssubmittedtoseveral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conferencessince1995,andadisc ussionoftworecentbooksonmediaanalysis.Asthewriter’sknowledgeofandreadinginthelit eratureofthisareaofresearchareverylimited,andthematerialsavailablearealsoverylimited,thispaperisboundtohavesomelimitations.Omissionsmayalsobeunavoidable,butcertainly notintentional.Thewriteroffersthispaperjustinthehopeofinvitingmorecomprehensivestu diesofthemediaanalysisachievementsinthemainlandofChina. KeyWords:mediaanalysis;newinformationtechnology (正文) 在传播学领域,媒介分析作为一个大的研究部类/范畴,主要指的是对如 下内容的研究:媒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各种媒介技术的特征及作用,媒介技术 及其发展史同人类社会变迁、文明发展史的关系,等。在传播学的发展史上,传 播技术与媒介作为信息传递和接收的手段、载体,并非总是研究的重点。在西方 传播学兴起的初期,传播学者们的注意力主要倾注在大众传播媒介所传递的讯息 内容及其所产生的效果上。诚然,传播学发展史上曾出现一些对传播学界有深远 影响的媒介分析成果和理论,如开媒介分析先河的英尼斯(HaroldInnis)的传媒 的时空偏向理论,促使媒介分析在传播学研究中真正登堂入室的麦克卢汉 (MarshallMacLuhan)的以“媒介即讯息”为中心论点的传媒理论,等等。但是, 比起学者们反复挖掘、成果极为丰富的传媒效果研究或在许多重大而影响深远的 传播学研究中都占据重要位置的传媒内容分析来,以媒介技术本身为焦点的媒介 分析,在传播学发展史上原本算不上是一个显赫的研究范畴。然而,近年来信息 传播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的社会现实,却使媒介分析的现实意义,清晰地 凸现。因而,世界范围内,信息传播新技术的作用和影响成为近年来传播学界的 热门话题,由此带动了整个媒介分析领域,使之赢得了国际上学术界的很大关注。
在中国大陆学术界,媒介分析同样受到了很多关注。虽然,中国大陆传播 学研究起步较晚,历史尚短,媒介分析领域中尚未出现象麦克卢汉理论式的独树 一帜的、闻名遐迩的媒介理论。但是,我国传播学术界的成果发表、学术会议交 流等学术活动表明,近年来,我国学术界进行了许多有关媒介研究/媒介分析的 探索,发表了大量的有关论文。尤其是随着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浪在全世界的 高涨,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的特点,传播技术、媒介的发展与更新及其社会 影响等媒介分析中的核心问题,已成为在我国举行的一些传播学研讨会的热门话 题,也成为不少新闻传播学学术刊物涉及的重要内容。此外,专门涉及媒介分析 领域的书籍也已出现。
本文试图对中国大陆学术界这方面的成果,进行一番梳理。限于资料、时 间等方面的原因,本文的这种输理,难以在对所有学术成果的总体进行通览的基 础上进行。因此,笔者作了一些选择,拟通过如下几步研究,透视我国的媒介分析研究的概况及特点:
■通过对《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和《新闻 记者》1996-2000年的内容分析,找出其中涉及媒介研究的文章篇数、在刊物内 容中所占的比重与论题。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选择这四家刊物的原因,仅是出于 对三种情况的综合考虑:地域分布(这四本刊物,两本在北京出版,两本在上海 出版)、兼顾主要面向研究界与主要面向业界的刊物、可行性因素(主要是指刊 物对笔者而言的易获得性)。笔者丝毫无不重视其它新闻传播学刊物之意。
■通过对自1995年召开的全国第四届传播学研讨会以来几次全国和国际学 术研讨会内容作类似的分析,进行这种梳理。这里笔者只可能把范围限于自己所 熟知的几次学术会议,不敢妄求全面包括我国新闻传播学界所有学术会议。
■通过对《传播科技纵横》(闵大洪著,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和 《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明安香主编,华夏出版社1999年出版)这两本集 中论述信息传播技术与媒介发展进程的关系等的媒介分析专著的研究,探讨我国 传播学术界关于媒介分析的研究在专著这一层面的成果。笔者坦承,由于自己所 掌握的资料十分有限、所读所知也十分有限,而研究只能建立在对资料文献的掌 握的基础上进行,局限性在所难免,遗漏大约也在所难免,但却绝非出于故意。
抛砖引玉,唯期本文对我国大陆传播学界有关媒介分析的研究之梳理,能引发对 此的更全面的探讨。
一、概况透视 透过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近年来的学术刊物的内容、学术会议上的论文交 流以及书籍的出版,我们可以领略学术界的研究动向。
I.1学术刊物 学术刊物往往是人们观察学术界最新动态的一道窗口,因此,笔者希望先 以分析若干国内新闻传播学的学术刊物为切入口(按季刊、双月刊、月刊排列), 进入对于近期我国学术界有关媒介分析的研究之梳理。
《新闻与传播研究》(季刊)年份*总篇数⑴*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及在总篇 数中所占比例⑵ 1996年502;
4%1997年467;
15.22% 1998年498;
16.33% 1999年508;
16% 2000年5114;
27.45% 总计:246共计:39;
15.85% 《新闻大学》(季刊)年份*总篇数*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及在总篇数中所占 比例 1996年1045;
4.81% 1997年1175;
4.27% 1998年1174;
3.42% 1999年1088;
7.41% 2000年11913;
10.92 总计:565共计:35;
平均比例:5.88% 《国际新闻界》(双月刊;
1998年度第5-6期合刊)年份*总篇数*媒介分 析文章篇数及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 1996年11419;
16.67% 1997年1119;
8.11% 1998年9913;
13.13% 1999年10321;
20.39% 2000年9726;
26.80% 总计:524共计:88;
平均比例:16.79%《新闻记者》(月刊)年份*总篇数*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及在总篇数中所占 比例 1996年2986;
2.01% 1997年3427;
2.05% 1998年3397;
2.06% 1999年37419;
5.08% 2000年42731;
7.26% 总计:1780共计:70;
3.93% 以数据点折线表示,媒介分析文章在这些刊物中所占百分比近年来的变化 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以上图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如下几点:
1.这四种刊物在最近几年中无一例外地都经常刊登媒介分析文章。
2.在四种刊物中,《国际新闻界》发表媒介分析文章最多,不但按篇数 计算数目最大,而且在总篇数中所占百分比也最大。
3.四种刊物中,《新闻记者》刊登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在总篇数中所占比 例最小,但1999年起该刊发表的媒介分析文章篇数与往年相比明显增多。
4.1996年-1998年期间,《新闻与传播研究》发表的媒介分析文章逐年 增多;
2000年该刊发表的此类文章明显多于前几年。
以上几点中的第一点显示了媒介分析近年来已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专业 刊物经常涉及的内容之一。
关于第二点,我们认为,它和《国际新闻界》的宗旨目标及特点有关。这 一刊物以“透视环球传媒,追索今昔流变,拓展研究视域,提升学术品位”为其宗 旨目标,具有重视国际传媒业最新动态、重视介绍国外情况的特点。自美国以其 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率先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目标以来,信息高新技术的层 出不穷和迅速投入应用、因特网作为新一代的传播媒介迅速崛起、全世界范围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势头猛烈、传统的传媒业正面对一场新的社会传播事业结构 调整──这一切已成为国际传媒业近年来的新动态。而美国和一些其它西方工业 发达国家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领先地位,使介绍信息高新技术的应用成为介 绍这些国家传媒业近况的一个重要论题。这些显然都促使《国际新闻界》较其它 刊物更多地刊登以论述信息传播新技术与传媒发展、传媒运作的关系为主的文章 及讨论有关理论的媒介分析文章。此外,自1997年以来,《国际新闻界》每年都 有一期或若干期有关于信息高新技术的应用的栏目,集中刊登有关文章。1997 年第四期中有“最新传播技术手段研究专辑”栏目,下有5篇文章,按我们本文中 所下的定义都属于媒介分析文章;
1998年第四期中有“新媒体研究专辑”栏目,收 有6篇文章,均属媒介分析文章;
1999年第三期中有“网络传播研究专辑”栏目, 收有5篇关于最新传媒──网络的文章;
第四、五、六期均设有“网络传播”栏目。
2000年第一、五、六期均有“网络时代”栏目。设有这样集中刊登关于信息高新技 术的应用的文章的专栏,显然也有利于该刊较多地刊登媒介分析文章。
关于上述第三点,《新闻记者》上的文章体裁不一、且以短文居多大约与 此不无关系。作为一家面向业界的刊物,相对而言,它所刊登的理论性、学理性 探索的学术论文在刊物中所占比重是有限的;
它重视传媒业界同仁间的体会交流 等,大量的文章涉及写作、编辑、摄影等业务方面的体会。当然,随着电脑、网 络技术在新闻工作中的日益渗透,随着我国新闻传媒业技术手段更新的过程的进 展,我国新闻工作者将会在其传播实践中对信息传播高新技术的运用及其影响等, 体会日深。在被称为我国“传媒上网热之年”的1998年过后的1999、2000年,《新 闻记者》上刊登的媒介分析文章明显增多,正可说明这一点。
在这四家刊物中,《新闻与传播研究》可说理论色彩最浓。1996年―1998 年期间这家刊物所登载的媒介分析文章逐年增多,而2000年该刊发表的此类文章 明显多于前几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探讨传播技术手段、传媒发展和社会发 展的关系的媒介分析研究,正越来越受到我国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界的关注。
I.2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也是观察学术界动态的一道窗户。根据笔者手头掌握的资料, 1995年“全国第四次传播学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以来,探讨传播新技术、新媒 介等的媒介分析文章,已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学术会议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第四次传播学研讨会”的论文集显示,“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研究”系当时对 论文分门别类时的一个类别。但是,当时这一类别下的论文篇数尚不多,仅有两 篇,题为:“信息传播手段的又一次革命”和“试论我国在‘信息高速公路’十字路口的选择”。(论文集总共收入论文59篇。)1996年,当暨南大学新闻系为庆祝成 立50周年而举办“面向21世纪的新闻与传播”学术研讨会,邀请来自香港和内地30 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介的学者会聚羊城各抒己见时,会上发表的50多篇 论文中可归为本文中称为“媒介分析文章”的,有5篇。这5篇论文绝大部分研究信 息高速公路,研究正在迅速崛起的因特网(当时称“国际互联网”)。1997年,“全 国第五次传播学研讨会”在杭州大学召开,60余名学者以“传播与经济发展”为主 题,进行了为期两天论文宣讲与讨论。会议收到的46篇论文中有5篇论文属于讨 论信息传播新技术的“媒介分析文章”。信息高速公路、电脑互联网络与大众传播 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成了台上台下的热门话题,不但在会场上引发学者们的 热烈发言,而且在会场外的个人交谈中也引发种种议论。会议结束后,有关论文 很快被《新闻大学》、《新闻记者》、《新闻学争鸣与探索》等刊物登载。
1999年10月至11月,我国新闻传播学界接连举行了三次较大型的学术会议。
10月下旬,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了“’99传播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 30多位中外学者在会上所宣读的论文中,探讨信息传播新技术与社会的互动的媒 介分析论文有5篇,以研究因特网为主。10月底至11月初,在南京大学和上海交 通大学召开了“第二届两岸传播媒体迈向21世纪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的40余篇 论文中,可归为本文称为“媒介分析文章”的,有10多篇。紧接着,12月7日至9 日在复旦大学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会上发表的50余篇论文中,有 10来篇属本文所说的“媒介分析文章”。
2000年10月20日―2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了“世界新闻传播100年”学 术研讨会,会议收到的近70篇论文中,可归类于“媒介分析”的文章达16篇,占总 数的23.19%。2000年12月13―1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了“全国第四届科技传 播研讨会”,会议的主题,即是网络传播。
从这几次会议的情况来看,网络传播的崛起使围绕信息传播新技术同传媒 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及其有关理论的媒介分析研究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界而言魅 力有增无减,在1999年以来的五次学术会议上,媒介分析文章尤其成了会议内容 的一个重头。这一点,同笔者梳理有关学术刊物近年来的文章内容所发现的情况, 是吻合的、一致的。
I.3书籍 1998年4月,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 所闵大洪先生撰写的《传播科技纵横》。此书分十五章,阐述了传播科技发展进程中各项重大进步及其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这十五章是:“古代信息载 体与传播手段”,“近代印刷术的诞生与发展”,“摄影术、电影的诞生与发展”,“近 代通信手段的重大发明与发展”,“广播电视的诞生与发展”,“当代印刷术和出版 业”,“当代广播电视新技术”,“当代计算机业与通信业”,“计算机网络与信息交 流”,“因特网与传统大众传媒”,“当代多种媒介的相互竞争与融合”,“传播技术 在当代新闻传媒中的地位”,“传播技术的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对传播新技术 的管理”和“信息高速公路展望”。书中追踪最新信息传播科技及其应用对传媒业 的影响和宽广的社会影响的,占10章之多;
这10章中,尤以探索计算机业及以计 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业及其正、否两方面的社会影响的部分占了重头:
作者以整整八章的篇幅,对此进行了阐述。鉴于对建立在以往的传播科技的物质 基础上以往的传播方式,学术界早已有过许多论述,达成许多一致的认识,作者 将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用于对信息传播科技的最新进展、最新发明及其对于传媒 业发展与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系列方面的影响上,这种选择显然使《传播科技纵横》 得以涉及开拓空间较大的课题。书中不但尽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一系列最新 传播科技手段作了描述,而且涉及了一系列围绕传播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影响大 课题的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的问题,如:传播科技发展的利与弊,传播科技发展 与知识产权保护,因特网与传统的大众传媒,传播科技发展与传媒市场,传播科 技发展与传媒管理,传播科技发展、信息传播的全球化趋势及国家的信息传播政 策,等。
以传播科技的发展的利和弊为例,该书在对卫星直播电视的探讨中,既谈 到卫星直播电视的利──对于扩大电视的覆盖面、扩大电视传播的范围、促进国 际电视传播中的作用,又探讨了卫星直播电视的弊──对卫星的轨道资源的国际 争夺和电波越境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冲突问题。作者指出,“正 因为通信卫星具有打破以往电视传送所受到的时空限制的能力,因此不仅发达国 家大力研制、发射电视直播卫星,而且不少发展中国家也纷纷购买或租用。在激 烈的竞争中,商业利益与国际政治带来了国与国之间无可避免的冲突,其中最重 要的有两项争论。一项是技术问题,即卫星轨道问题,因为同步静止卫星的轨道 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向国际电信联盟提出申请得到认可,而目前世界各国对卫星 轨道位置争夺激烈;
另一项是社会问题,即电波越境带来的影响。
电视直播卫星所带来的电波越境,从积极意义上说,可以促进国与国之间 的相互了解,但使用不当或别有用心,也会造成国家间的不和甚至相互憎恨,破 坏人类共同生存发展的氛围。……在DBS电波越境的争论中,西方发达国家持‘信 息自由论’的立场,要求在政治上和法律上承认信息自由流动的原则。而反对的国家则持‘信息主权论’的立场,要求在世界信息与传播秩序的总格局内制订出具 体的规则,并强调应事先取得他国的同意。…… 80年代,美国国际电视进入西欧,为已经风靡西欧市场的美国影视片推波 助澜时,欧洲传播界也纷纷指责美国为‘文化帝国主义’,要求采取措施保护民族 文化,许多国家对电视台(尤其是对有线电视网)播放外国节目的比重作了限制。
当国际电视的浪潮推进到亚洲地区以后,这种矛盾就更为尖锐。对于卫星电视来 说,进行有效的国际管理确实困难重重,……”⑶ 该书在有关因特网的章节中也讨论到了传播科技发展的利与弊。在简述因 特网的特点和功能,各国对因特网的应用在促进经济、科技、教育方面的发展中 的作用,在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效能后,该书即谈及因特网带 来的种种问题,如:网络安全及计算机犯罪、“黑客”猖狂入侵重要的网站网点, 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虚假信息虚假新闻流传,色情内容泛滥于电脑空间,知识 产权遭到侵犯,等。
再以因特网与传统的大众传媒、传播科技发展与传媒市场为例。《传播科 技纵横》谈到了因特网的出现和普及对传统的大众传媒构成冲击,但以更多的篇 幅,探讨后者如何能“借着因特网之势另有一番风光。”⑷因为,因特网上信息流 通的一些负面影响,使“人们在网上广泛浏览之后,更愿意访问每日能提供客观、 真实信息来源的节点,而这一点,在人们心目中已建立权威地位的著名新闻媒体 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也就是说,现有新闻传媒上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 也必须看到,现有新闻传媒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因特网并非可以完全包容和 替代。如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印刷报刊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不可能完全被网 上电子报刊所代替。”⑸尽管如此,该书作者强调指出,传播科技的新发展必然 导致新老传媒间的激烈竞争,作为新一代媒体的因特网的崛起,必然意味着它与 传统的大众传媒间在传媒市场上对受众的争夺。“各类媒介均有自己的特点,一 种媒介完全取代另一种媒介是不可能的。但影响力的大小,此消彼长,则是不言 而喻的。”⑹而与此同时,传播技术的发展还在改变以往各种传媒泾渭分明,截 然分开的情况,竞争之中还出现了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趋势,“多 种多样的媒介在推进社会多元化和多样性方面已成为一股强大的动力”。⑺ 1999年2月,华夏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明安香 先生主编的《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点课题,该 书不但对90年代初以来突飞猛进的信息传播高新技术、新媒介的现状和特点进行 了归纳性的描述,还对学术界和社会上围绕它们的讨论中涉及到的许多问题,进行了严肃的讨论,按自己的框架,综合研究了众说纷纭的概念,论点,预测,通 过系统的分析,将有关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⑻此外,该书又在研究的基础上 对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性建议。该书聚焦于以“信息高 速公路”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对传统的大众传播带来的影响,分十 一章对有关问题进行阐述,即:“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印刷媒介:告别铅与 火走向光与电”,“当代多种传播媒介的互相竞争与融合”,“新兴电子传播媒介”, “‘第四大众传媒’的崛起: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络”,“新技术、新媒介与社会政治、 法律”,“新技术、新媒介与社会经济发展”,“新技术、新媒介与社会文化”,“新 技术、新媒介与社会生活”,“信息高速公路将引发大众传播革命”和“赢得进入信 息社会的‘护照’”。按照该书主编、课题组负责人明安香研究员的归纳,该书是从 五个方面,对研究重点展开探讨的,即:
■“从数字式、多媒体、网络化等最新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崭新高度和视野, 重新回顾和探讨了人类信息传播”。
■“宏观地探讨和展望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在当代和未来社会中所处的 空前重要地位及其发展方向。” ■“对书中重点探讨的‘信息传播新媒介、新技术’作出界定,并回顾和概括 当前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发展的主要种类、特征及其现状”。
■“简要探讨信息高速公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以便以此为背景更好地探讨 信息高速公路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探讨和预测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和核心的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将 会给传播的大众传播在一系列方面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根本变革;
并对于我国的信 息高速公路建设、大众传媒业、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及理论研究在建设信息高速 公路的新形势下的发展,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⑼ [page_break] 书中对媒介发展进程的总结、归纳式研究,对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和核 心的传播高新技术同大众传播的关系的分析,对世纪之交我国在信息高新技术、 信息产业领域的发展的对策性建议,都反映出课题组对有关问题的深思,并有助 于启发人们探索思考。例如,第十章“信息高速公路将引发大众传播革命”首先以 历史的视角,概括性地分析了传媒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法则,再分媒介 形式,新闻采访、写作报道和编辑方式,新闻产品的发行和传送方式,受众地位及其与媒介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探讨信息高速公路将引发的大众传播中的根本性 转变。作者对于传媒发展过程中的新老传媒遵循的法则,表达了深具概括性的观 点,即:旧媒介在同新兴媒介的激烈竞争中,纵然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也不会 轻易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会遵循生存第一法则,千方百计谋求生存下去,而为了 生存下去,旧媒介又会遵循变革求存的法则,适当地改变自己的“媒介形式、运 作方式和服务方式,以适应形势的发展”;
新媒介要在原有的媒介世界中站稳脚 跟,取得成功,就得遵循优胜法则,即在方便、兼容、简便、可靠、可见、价格 适宜等一系列方面显示出其超越旧媒介的优胜性,并遵循经过一个(一代人时间 的)过程的“一代人法则”;
旧媒介和新媒介在激烈竞争中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共 同遵循长期共存法则。⑽ 书中对新闻与传播理论体系如何适应新的形势的探索,也颇具特色。该书 建议“重新构建新闻与大众传播的理论体系”,并认为这就是要建立“网络传播学” 这样一种脱胎于传统的理论体系而又根据崭新的网络化传播环境形成全新的特 色的崭新的理论体系。书中探索性地提出,根据目前的情况,“网络传播学”至少 应涵盖这样几类内容:网络传播环境学、网络传播生态学、网络传播采访学、网 络传播媒介学、网络报道学、网络公众学、网络调查学、网络传播法规学和网络 传播伦理学。⑾ 与论文相比,书籍由于篇幅大得多,论述问题可以在全面、系统、深度等 方面,有较大的发挥余地,内容覆盖面当然也可大大超过论文。如果说近年来我 国学术刊物上的媒介分析论文各自探讨了有关信息传播新技术同大众传播和社 会发展的关系或有关理论的某个或某几个问题的话,那么《传播科技纵横》和《信 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则对以数字式、多媒体、网络化等为主要特征的最新的 信息传播技术、新媒介概括性地进行探讨,并对传播科技发展与变化加以总体研 究,还对围绕科技、传媒、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索。
目前,随着网络运用的逐步推广,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也已开始被推上 网:1999年下半年,由新浪网、浙江在线和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创办的 《中国新闻学评论》已在网上出现,这是一家没有印刷版的网络刊物,而且是专 门有关中国新闻与传播研究的网络刊物。有关媒介新技术、新媒介的研究是该刊 物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刊的栏目之一“个人频道”下的“大洪视点”,集中刊载了闵 大洪先生有关网络等传播新技术、新媒体的一系列论文。2000年5月28日,上海 14家主要新闻传媒机构联手创办的东方网正式开通,“网络媒体研究”成为这一网 站上的专题栏目之一。由于《中国新闻学评论》在网上推出和“网络媒体研究”在东方网上出现时间还不长,目前笔者尚无法对此作更多的讨论,只能寄希望于 未来。
上述讨论到的都属于我国学术界在媒介分析领域、尤其是信息传播新技术 革命研究领域的成果发表。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这一领域的目前正在进行的重大 项目。据有关论文介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当前的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这一前 沿研究领域极为重视,“1996年以来几乎每一年都有相关课题,如1996年设立项 目《多媒体技术与新闻传播》、1998年设立项目《新闻传播手段的数字化:现状 透析与发展预测》、1999年设立项目《网络传播新发展及其对策(研究报告)》、 2000年设立项目《互联网对信息传播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研究》。”⑿有 关成果发表和正在进行的有关项目,显示出我国传播学界围绕着与信息传播新技 术同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有关的许多问题,已进行并在继续进行许多探索。
二、特点分析 本文第一部分的讨论说明,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在传播新技术及其特点、传 播技术与媒介的发展与更新及其同社会发展的关系领域的研究,已产生了以论文 为主兼有书籍的成果。这一部分试图在此基础上探讨这些成果的特点。
II.1介绍、描述性内容占重要位置 介绍、描述性内容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在我们此处称为“媒介分析”的领域 的成果中占重要位置,这可说是我国的媒介分析研究的特点之一。如果略加细分, 不难发现,本文第一部分中谈到的学术刊物与学术会议上的媒介分析文章中,大 量的文章主要是描述性或介绍性的,再加上对有关问题的分析。例如,《新闻与 传播研究》刊登的“国内外电子出版物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对亚太地区三 家日报电子版的观察与思考”,“中文报通过因特网走向世界”,等,《新闻大学》 刊登的“上海六家广电媒体因特网网页比较分析”,等,《国际新闻界》刊登的“信 息高速公路上的新闻战”,“驶上信息高速公路的美国报业”,“西方通讯社是如何 在哥伦比亚工作的”,“数字时代的BBC”“美国记者如何利用E-mail”,等,《新闻 记者》刊登的“一份跨国界的免费出版物──兼谈电子网络”,“网络上办影展光盘 上存照片”,“新闻传媒网络化发展新趋势”,“记者要学会数字化生存”,“美国《时 代周刊》见闻”,等,“全国第六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的“因特网在对外传播中 的应用──效果及趋势”,“从新闻提供者到公共论坛:《人民日报网络版》个案 分析”,等等,可说都属于此类文章。这类文章的特点是,一般以小见大,往往 从某些具体实例入手对最新传播技术渗透到传媒业工作和人们社会生活的现状作描述、介绍,以此为基础探索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例如,《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7年第三期刊登的“对亚太地区三家日报电子版的观察思考”(作者:闵大洪) 一文,对亚太地区三家大型日报――日本的《朝日新闻》、台湾省的《中国时报》 和新加坡的《联合早报》的概况进行了介绍,提供了诸如访问人次、电子版网页 编排、内容、电子版上的广告等资料信息,由此切入到电子报纸的发展这一课题, 探讨了电子报纸发展的技术基础──因特网,以及与电子报纸的特点有关的电子 报纸发展的动因。
又如,《新闻大学》1998年冬刊登的“上海六家广电媒体因特网网页比较 分析”(作者:陈思拢┮晃模主要是对上海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上海有线 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的网页的一些 基本情况及主要内容作介绍,并对这些网页进行比较,介绍的信息包括这些网页 的主页网址、上网日期、网页数、容量及主要栏目与内容。在此基础上,文章对 广电传媒与网络传播的关系问题略加探讨,但从全文来看,这一探讨部分所占篇 幅颇小。又如,《国际新闻界》1996年第三期刊载的“驶上信息高速公路的美国 报业”(作者:杜跃进)一文,是透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的一家小报《圣 何塞信使新闻报》创办的(与“美国在线”AmericaOnline联网的)电脑联机网络信 息服务系统“信使中心”的实例,透过这一“信使中心”提供的电子报纸、通讯服务 等网上服务的情况,来以小见大──观察“驶上信息高速公路的美国报业”并进而 讨论美国新闻业对信息高速公路的积极采用对美国新闻业的传播方式的影响这 一问题的,文中谈到了反映这种影响的四个方面:新闻媒体物质形式的演变,新 闻内容的变化、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挑战、对受众的影响。但介绍性内容不但所占 篇幅较大,而且还贯穿于讨论分析之中。《国际新闻界》1998年第二期登载的“数 字化时代的BBC”(作者:彭兰)一文,描述了BBC近年来的沿着数字化技术的 发展向前迈进的情况,即:进入90年代以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挑战和需要,英 国广播公司BBC实施自己几次根据形势进行修改、补充的对近期、远期发展规划, 采纳数字化技术,退出一系列新广播、电视频道和服务的发展状况。文中具体对 BBC的一系列借助数字化技术的新服务、新频道作了介绍及特点分析,为读者描 述了BBC数字化广播(DAB,DigitalAudioBroadcasting的缩写)服务的现状、特点 与发展计划。
再如,《新闻记者》1999年第十期发表的“办出特色:传媒网站生存之道”, 透过两家并非由传统传媒中著名的大型媒介机构创建的传媒网站――美国佛罗 里达州的太阳海滨媒介集团公司创办的Sunline网站和美国首都华盛顿附近的一 家视频作品制作公司GardyMcGrathInternational创办的“网上电视”/“万维网电视”(TVontheWeb)网站──的成功实例,探讨办出特色在传媒网站获得成功过程中 的重要作用。文中对这两家传媒网站的网页设计、内容、办网站的方针、策略等, 作了介绍分析,以“办出特色”为主题,将这些介绍性信息串在一起,作为讨论这 两家传媒网站的成功的一大原因及其启示的基础。⒀ 这类文章当然并非遵照同一模式,虽说总体而言都带有这样的特征:以小 见大,以介绍实例为主引出或融入对有关问题的讨论,但是,其中有的在介绍和 讨论方面都较宽泛,有的则突出重点的色彩较浓。由于偏重情况介绍描述,此类 研究往往在理论问题探讨方面就涉入有限,从而出现谈得较宽泛而缺乏细化深入 的分析,几笔带过等情况。然而,介绍、描述性为主的研究自有其作用,对此我 们不能忽视。这类研究提供了许多十分有用的新近资料,而新近资料的积累,正 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中的有些研究中, 作者提供了或由其本人采用调查、观察、内容分析等方法而得的量化的第一手资 料,或通过网上研究、图书资料研究等而获得的来自其他学者实证性研究结果的 量化的第二手资料。以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传统上重思辨、重定性研究而对定量 研究重视不够的情况而论,这种量化的资料的提供,可以为学术界进一步对有关 问题进行思辨式的研究,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是一个从 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量化作为一种测量工具,作为一种手 段,对事物(的质)进行精确量化,有利于对事物、对事物的质的系统研究和了 解,也有利于使论点的展开、定性的阐述具有扎实的依据从而增添说服力。因此, 上述提到的那些研究提供的量化数据的积累,对于我国的传播学研究而言,就可 说另具一层意义了。
从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进程来看,20世纪90年代信息传播新技术大量涌现, 发展之迅速,真是创历史之最。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媒介分析研究,客观上需 要先从介绍、描述与最新传播新技术的应用有关的新情况入手。此外,在信息高 速公路建设中,经济实力、科技优势等方面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工业发达国 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走在前面,这些国家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新经验、 它们在这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趋势,因其参考作用而值得介绍。这也必然使我 国传媒研究成果中覆盖这方面的内容,从而增添了介绍、描述性的内容在我国学 术界的有关研究成果中所占的比重。
虽然在我国学术界关于媒介分析的文章中似以描述性或介绍性为主再加 上对有关问题的分析的文章居多,但也有一些文章是讨论分析性的,或以此为主 的,如:探讨网络出版物与法律法规的“电子网络出版物的法律法规建设”(作者:张西明,《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一期。),分析互联网络的“互联网络:
一个虚拟的社会”(作者:张锦,《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三、四期。),探讨 网络时代媒介把关人角色的变化的“从‘Gatekeeper’到‘Heads-upDisplays’”,探讨网 络传播中的受众的“网络传播中的受众诠注”(作者:石艳红,《国际传播界》, 1999年第三期。),等。此类文章中还有对某一媒介分析理论进行探讨的,如:
讨论著名的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论文――《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四期刊登 的“麦克卢汉的传播思想”和作为“第六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之一的“新形势 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再认识”。作为探讨理论的文章,这些文章自然就较为 突出分析讨论。
II.2讨论分析偏重概括性、综合性 从上面梳理到的我国传播学界的媒介分析研究成果来看,讨论分析偏重概 括性、综合性,也是一个特点。笔者在梳理过程中发现,就这一领域的研究而言, 学者们在对问题的展开中往往铺开面甚广,以概括性、综合性地阐述为主。例如, “电子出版物的法律法规建设”一文将传统媒介的新闻出版法规面对网络出版物 在实施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归为九点,对建立与网络信息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网 上出版中要解决的法律道德问题,分“名誉侵权问题”、“著作权问题”、“保密和 泄密问题”、“黄色、凶杀、暴力一类图文音像信息引起的法律问题”四个方面予 以展开,逐一讨论。“网络传播中的受众诠注”一文对于网络媒介为受众成员在传 播过程中的地位所带来的变化之分析讨论,分“网络受众的定义及其图示”、“个 体化和主动化的网络受众”、“网络受众在信息面前人人平等”、“网络受众对中国 现代化发展的意义”和“网络受众:为自己把关”五个部分展开,铺开面较广,在 论文的篇幅范围中来看,这种处理法带有综合性的色彩。
就书籍来说,上面讨论到的《传播科技纵横》和《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 播》中,相比之下,后者对理论探讨更为偏重。因此,笔者此处拟集中考察后者 在讨论分析问题中是否也具有重概括性、综合性的特色。笔者感到,此书对有关 问题的讨论,同样具有概括性、综合性的特征。这首先表现在它综合讨论了诸多 问题上。对此,我们在上一部分中已有所涉及,这里不再赘述。其次,这表现在 此书对其所讨论分析的问题,在展开中似乎也偏重概括周全。试以该书的第十章 “信息高速公路将引发大众传播革命”为例。这一章概括了“媒介发展的基本法则”、 “报纸、广播、电视将面目全非”、“新闻采访方式将发生的根本性变革”、“新闻 报道和编辑方式将发生的根本性变革”、“新闻发行和传送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受众地位及其与媒介关系的根本变革”和“媒介角色的根本变化”七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力求全面概括的展开方式。这七个方面构成了这一章的 七个节,而每一节的展开,同样体现了这种偏重概括周全的特色。例如,第二节 “报纸、广播、电视将面目全非”,分“报纸:由印刷报纸到电脑网络报纸、电子 便携报纸”、“电视:数字式、高清晰度、互动式家庭影院”和“其他大众传播媒介 的变革”三点展开,显然最后部分以“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的变革”为名,可以将除 了这一节的标题中点到的报纸、广播、电视以外的其他的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包 括进去,这看来同该书的讨论注重全面概括有关。在具体到这些小点(目)的阐 述中,综合性、概括性的特点仍然可见。即以这一节的第一点“报纸:由印刷报 纸到电脑网络报纸、电子便携报纸”为例,其内容涉及到:作者对印刷报纸因其 特点不会“很快被高速飞驰的信息列车碾得粉碎”的看法及理由,报纸等印刷媒体 的变形三部曲──即出现电子翻版、电子变版和多媒体版,以及反映报纸发展另 一种趋势的便携式电子报纸及其特点,覆盖面相当广,由此也可见力求概括周全 的特色在书中得到了层层体现。
我国媒介分析研究著述中出现讨论分析偏重概括性、综合性,自有其原因。
首先,它同选题有关。我国不少媒介分析文章的题目都较大,题目本身要求覆盖 面较广,注重概括性、综合性也就自然而然。其次,我国在传播学研究领域起步 较晚,目前尚处于学科建设的早期,围绕媒介的技术特点,传播技术、媒介的发 展更新同大众传播业的发展及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等而展开的媒介分析研究,当 然更是处于早期。对于早期的研究来说,重概括性、综合性正适应学科建设积累 的需要。此外,对于书籍而言,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不少书籍似乎往往兼具专著 和教材的特色,而且事实上在使用中也扮演专著与教材的双重角色,对于问题的 分析阐述力求概括周全,与教材要全面概括、传授基本知识的客观需要相吻合。
对于我国的媒介分析领域而言,这些已有成果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当然,随 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学术界还需要在媒介分析领域向形成独特的、创新理 论体系的方向努力。
II.3选题贴近传媒业发展现实、追踪发展动向 从选题来看,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界的媒介分析研究,具有贴近传媒业发 展现实、追踪发展动向的特点。电子出版物的兴起与特点,因特网的特征及其对 传统大众传媒的挑战,网络传播中的法律法规问题、伦理问题,传媒网站建设, 卫星电视,网络时代传媒把关人角色的转变,网络时代受众角色的变化,新、老 传媒的关系,计算机(电脑)辅助新闻学,等等,构成了近年来我国学术界的媒 介分析研究一再关注的问题,这些选题,无疑是贴近我国传媒业新发展的现实的,也是追踪全世界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发展动向的。这一特色,大约同媒介分析 这一研究领域本身的性质、特征有关。媒介分析本身,是一种考察传播技术的发 展同社会变迁的关系的研究,对发展、变迁的研究,首重新发展、新变迁往往很 自然。当年,媒介分析理论家麦克卢汉正是在电视在全世界蓬勃发展的60年代, 提出其媒介理论,为确立以媒介技术为焦点,用媒介技术史作主线把文明发展史 串起来的研究传统作出关键性贡献的。虽然他的著述涉及了媒介技术发展史上的 各个阶段,但是当时的新兴传媒电视无疑是他的研究突出关注的。关注媒介新技 术的特征及其发展动向,是媒介分析的需要使然。追踪发展动向除了可以指追踪 实践方面的发展动向外,还可以指追踪理论方面──学术研究方面的发展动向。
在后一种意义上,我国的传媒分析研究的选题,总体上来说也是可以说具有追踪 发展动向的特色的。当笔者将我国的媒介分析研究中经常关注的问题同国际上的 一些新闻与传播学学术刊物――如《传播学杂志》(季刊;
由美国国际传播学协 会主办)、《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者》(季刊;
由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 主办)、《加拿大传播学杂志》等──中近年来发表的论文中的同类研究的关注 点相比时,笔者发现,两者相当吻合。即使国际上的这些刊物上的同类研究不少 在时间上领先了一步,但是我国的研究并非在时间上远远落在后面。事实上,我 国传媒分析研究中不少引征了国外学者一些最新研究成果,有的还参照了网上提 供的最新资料,注释中出现有关网站的网址与上网日期,可以说明这一点。
当然,各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进展不同,各国传媒采纳高新传播科技的 发展情况也不同,各国媒介分析研究的起始时间、发展阶段也不同,因此,在这 一研究领域中,国际学术界所经常关注的问题中也有一些尚未构成我国学术界的 关注热点。例如,对于电子出版在学术性信息传播(scholarlycommunication)中 的应用,对于网络空间中的虚拟社区等,国际上学术界常有论及,但在我国学术 界现实的媒介分析研究中,似尚未引起多少注意。关于前一问题,迄今为止在我 国新闻传播学术信息沟通中,最主要的手段仍然是印刷传媒,这大约是影响关于 电子出版与学术性信息传播的关系成为关注热点的重要因素。关于后一问题,对 于现阶段因特网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来说,离众多的人们感受虚拟社区的存在,还 有很大的距离。这影响到网络空间中的虚拟社区研究在我国的现实意义,它尚未 构成我国媒介分析研究的热门选题,也就很自然。
我国传媒分析研究中,不但那些围绕传播技术新发展、传媒新发展展开的 研究显示出追踪国际上的发展动向的特点,而且那些探讨媒介分析理论的研究, 也是如此。例如,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本已在达到其红极一时的顶峰后长期陷 入较少引起注意的寂寞的低谷,但近年来,在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的新形势下,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又再度受到国际上学术界的关注,重新引起 学术界的探讨。90年代中期以来,在美国和加拿大,专门关于麦克卢汉及其媒介 理论的书籍频频出现:1995年,加拿大McGill-Queens大学出版社出版了 JudithStamps撰写的《改变对现代性的看法:英尼斯、麦克卢汉和法兰克福学派》;
1996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出版社推出了GlennWillmott所著的《麦克卢汉,或逆 向的现代主义》;
199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了PaulBenedetti和 NancyDehart合编的《通过反视镜向前:有关麦克卢汉的看法和麦克卢汉提出的 看法》,纽约BasicBooks出版社发表了W.TerrenceGordon撰写的《马歇尔・麦克 卢汉:进入理解的出口》;
1998年,加拿大BlackRoseBooks出版社出版了 PaulGrosswiler所著的《方法即讯息:以批判理论重新思考麦克卢汉》……一些 广泛阐述有关信息传播新技术与传播新动向、社会新变迁等的书籍,也纷纷论及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以迅速沟通学术新信息为己任的学术会议和学术性刊物, 也及时反映了学术界对麦氏及其理论的新兴趣。围绕麦克卢汉媒介理论,1998 年3月,在美国纽约Fordham大学举行了为期两天的题为“麦克卢汉的遗产”的研讨 会。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数十位学者,各抒己见,对麦克卢汉的 媒介理论的宝贵之处、对其理论的要点对传播学研究的启示,进行探讨,尤其是 结合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对麦氏理论中的“凉”、“热”媒介区分说、按占主导地位 的传播手段、媒介技术划分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阶段的观点等,进行了新的分析。
⒁学术性刊物中,《加拿大传播学杂志》近年来一再刊登研究麦克卢汉媒介理论 以及这一理论的重要源头──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论文。在该刊1998年第一期 和第三期刊登的学术论文中,研究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论文 几乎占了半数。美国《传播学杂志》1998年也曾刊出题为“时下流行的对麦克卢 汉的看法”的评论文章,对美国和加拿大近年来出版的专门关于麦克卢汉的书籍, 进行了一番分析评论。国际上学术界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新关注,还在通过网 络媒介进行的学术沟通中反映出来:因特网上曾出现有关麦克卢汉的网页,如:
和。我国学术界在对媒介分析理论的研究中也注意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这一动向。
在我国近年来的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提出应重新认识麦克卢汉学说、认识其 作用的论文有之,专门讨论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论文也有之。
从我国学术界的媒介分析研究的现状来看,在理论方面,对我国的研究影 响较大的恐要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虽然,大多数媒介分析研究的成果中似乎 并没有直接引征麦克卢汉的著述,但是,我们从如下事实中,可以看出,麦克卢 汉的理论所提供的思路──即从媒介技术的影响的角度考察传播科技与人类文明 变迁的关系的思路,却影响着这些研究。这一事实即:这些研究大多数都着重探 讨传播新技术对大众传媒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而较少换个角度探讨社会的其它方面对传播新技术的应用的影响,如:社会决策对于决定传播新技术的命运的 影响,经济因素对于传播新技术的采纳过程的制约等。
结论 中国大陆近年来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学术成果发表、学术讨论等活动表明, 在媒介分析方面,中国大陆学术界远非一片空白。我们没有理由妄自菲薄。我国 学术界在这方面已经起步,并且还将继续研究。我们已经开始讨论许多问题,只 要我们坚持本着学术研究的严谨性、科学性和创新精神不断努力,日积月累,我 们终将取得日渐成熟的学术成果。与此同时,我们也没有理由过高估计我国媒介 分析研究的现状。虽然,我国传媒分析研究中大量研究以介绍、描述性内容为主 也好,分析讨论偏重综合性、概括性也好,都自有其原因,我们对此可以用“一 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来概括;
而且我们在上面的讨论中已经指出过,在现阶 段而言,介绍、描述性为主的研究对发展我国媒介分析研究自有其不可忽视的作 用,在讨论分析中突出综合性、概括性对学科建设的积累,也有很大贡献。但是, 一切存在的,又并非“都是合理的”:事出有因的状况,并不总是等于理想的状况;
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的,学术研究也应不断发展。我们应该面向未来,追求在现 有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尤其是应追求在未来的研究中在扎扎实实的资料积累 的同时不断提高理论探讨的深度,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注:
⑴*笔者在统计篇数中没有把报道式消息、文摘、书讯等包括进去。
⑵*在本文中,“媒介分析文章”指的是:总体来看以论述信息传播新技术、 新媒介的特点,传播新技术与传媒发展、传媒运作的关系及同社会的关系为主的 文章及讨论有关理论的文章。
⑶闵大洪著《传播科技纵横》。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 132页。
⑷出处同上,第194页。
⑸出处同上,第194-195页。
⑹出处同上,第230页。
⑺出处同上,第233页。⑻参见明安香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著作出版推荐意见书之二”。
⑼参见明安香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第1-4页。
⑽参见明安香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第219-224页。
⑾参见明安香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第287-290页。
⑿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一 期,第16-18页。
⒀有关以上讨论到的论文的材料,请参见《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 学》、《国际新闻界》和《新闻记者》1996年―2000年。
⒁张咏华“新形势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再认识”。载《现代传播》2000 年第一期,第33-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