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数学学习实践重要性研究论文
数学学习实践重要性研究论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 任何一个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的产生,都离不开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的思维方 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同时在操作中注意:选择合适的操作时机、安排有序的操作步骤,选择合适的操 作方法,从而更好地凸显操作的优势,发挥操作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激发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常言道:实践出真知,也就是说要想获取真正的学问,是离不开实践活动 的。的确如此,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的知识往往会深刻地存在于记忆之中,这种作 用是任何语言、任何书本知识都无法取代的。在数学学习中,也需要在实践活动 中探究、发现、总结,《数学课程标准》就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 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在数学学习中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更能丰富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能力。那么 应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如何优化课堂操作的过程呢?笔者认 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选择合适的操作时机 操作虽然是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在数学学习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然而并不是操作的内容越多越好,操作的时间越长越好。事实上,要最好地 发挥操作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还需要选择好的操作时机。
1、在认知的生长处安排操作活动。
例如:认识《轴对称图形》时,我安排了这样几个步骤:
一看――出示几个对称物体,引导学生归纳出它们外形上的共同之处:对 称。
二分――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将它们分成对称和不对称的两组。
三折――将分好的对称图形和不对称图形分别对折,从而发现规律:对称 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不对称的图形对折后则不能完全重合。四剪――利用刚才的发现试着剪出对称图形。
以上四个环节的安排,有层次,有目的:从“看”中形成表象,从“分”中初 步理解,从“折”中发现特征,从“剪”中学会应用。四个步骤层层深入,让学生在 做中看,在做中学,在做中认识新知,在做中有所发展,使学生对图形的“轴对 称”特征有了深刻的认识。
2、在知识的发展处,加强动手操作。
如:认识圆柱的体积时,我引导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萝卜和小刀,切一切, 拼一拼,想一想,共同总结出了体积的计算方法。接着,我又提问:观察拼好的 长方体,想一想它和之前的圆柱体,除了体积相同之外,还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又有哪些地方是不同的?学生纷纷议论起来,由于有了刚才的操作体验,学生很 容易得出结论:除了体积外,相同的还有底面积、高、半径等;
不同的有表面积、 侧面积、底面周长等。而且学生不仅得出结论,还发现表面积和侧面积都比原来 的圆柱体多了左右两个面的面积,而底面周长则比原来的底面周长多了两条半径。
学生的思维火花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迸发出来了,虽然书本上并没有安排这 些内容,但我想这些经验、这些知识的获得将会成为学生的宝贵财富。是操作, 让学生有了这些意外的收获。操作――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的智慧能不受课堂和书本的拘束而自由发展。
3、在思维的发散处安排操作活动。
如:认识“圆的面积“时,我也安排了动手操作的内容,不过,我并未局限 于书本上的安排将圆平均分成16份,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而是鼓励学生将 分好的16个小扇形自主地拼一拼,看看能拼成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这些图形与 圆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接到任务后,学生积极地行动起来,操作的时间花了近半节课之久,不过, 学生的收获也是喜人的。有的学生将之拼成了三角形,发现三角形的底相当于圆 周长的四分之一,高则相当于四个半径,从而推导出:S圆=4r×2πr×÷2=πr2。
有的学生拼成了梯形,发现梯形的上底等于圆周长的,下底等于圆周长的,高则 相当于两个半径,从而推导出:S圆=(2πr×+2πr×)×2r÷2=πr2。也有的学生 将之拼成近似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也推导出了S圆=πr2。操作的方法同为分和拼,然而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推导的过程千差万 别。在同样的操作活动中,学生有了不同的思维,产生了不同的认识,有了不同 的体验,收获了不同的知识,将学生的思维向更高的层次又推进了一步,使学生 的思维在这里再次得到发展,进一步得到升华。
二、设计有序的操作方案。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阶段。
同样的操作内容,同样的操作过程,引导的方式不同,获得的操作效果也是不同 的。因此,在安排操作活动之前,教师应根据操作的内容和操作的材料设计合理 有序的操作方案,以取得最好的操作效果。完整的操作方案应包括:操作所需的 时间,操作采用的材料,操作的要求,操作的步骤以及操作的最终目的。
如教学《统计与可能性》一课时,我安排了多出的操作活动,在摸球游戏 环节,学生操作之前我提出了这样的操作规则:
1、从袋中任意摸一个球,看清是什么颜色后放入袋中搅拌一下继续摸。
每组摸40次。
2、明确分工:组长负责记录、副组长数次数、一人摸球、一人搅拌、一 人读数。
3、记录的人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
4、摸完后,组长填写统计表,其它同学负责校对。
5、活动时间为3分钟。
可以设想,如果在活动前没有设计好活动方案,课堂将会成为什么样:也 许有人只是将它当成一次游戏,也许有人摸完了40次却并不记得摸球的情况,也 许有人会很忙而有人却很闲,也许有人……而在明确了活动方案后,每个学生都 有了参与的机会,都在参与中找到自己可做的、能做的,都能在活动中有所发展, 有所收获。
三、选择合适的操作方式。
数学课堂中可操作的内容很多,然而采取的操作方式却不尽相同。有的操 作可让学生单独完成,有些操作需要小组合作,有些操作则需班级共同参与……在操作活动中,如能选择合适的操作方式,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时,主要采取单独操作的方式。我让学生拿出自己 准备好的长方体实物,自学课本并进行操作:
①看一看,摸一摸,哪些是长方体的面。
②指一指,哪些面是相对的面。
③什么叫做长方体的棱?指出长方体中相对的棱。
④什么叫做长方体的顶点?指出长方体的顶点。
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后,我又引导学生继续进行探究:
①数一数,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分别有多少。
②比一比,长方体中相对的面有什么特点? ③量一量,长方体中相对的棱有什么特点? 这些操作活动均是由学生个体单独完成。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操作的 内容比较简单,要研究的内容也很容易掌握,让学生个体单独完成,会让学生产 生很强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对所学知识产生浓烈的兴趣,更好地去认识和研 究知识。
而在认识“圆的周长”时,我则采取了小组操作的方案进行学习。众所周知, 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采取用线绕一圈后再量的方式,也可以直接 在尺子上滚动一周,还可以将圆形物体剪开再量……如果让每个学生把每种方式 都尝试一遍,显然是不合适的。而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既可以实现操作的多样 性,又节省了时间,还获得了有效的知识。具体操作时,可以将组内的成员合理 分工,让学生先讨论方法,确定方案,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最后将各小组 的结论收集、分析、总结,从而发现规律,归纳方法,得出结论。而有的操作活 动则需要全班同学的共同参与,如认识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时,推导一些较为复 杂的规律时,探究一些较为深刻的定理时,则可发动全班的力量,共同参与,在 班级学生的共同参与中获得知识的升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到数学学 习的乐趣,在动手操作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在动手操作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从而让自己的数学能力变得更好、更强,让自己的数学学习变得更苦快乐、更轻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