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基本理论
  • 融资决策
  • 财务分析
  • 投资决策
  • 财务控制
  • 其他相关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财务管理 > 投资决策 > 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_乡村... 正文 2019-11-07 07:37:01

    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_乡村市场结构与产权制度

    相关热词搜索:

    乡村市场结构与产权制度

    乡村市场结构与产权制度 摘要: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当下的中国,究竟是个市场失灵问题,还是前市场 问题?从双重垄断的市场结构到三层缺陷的集体产权,本文试图给出一个分析框 架。一个缺乏竞争的市场,不能给出“正确的价格信号”。普遍残缺不全的产权, 难以顺应资源的优化配置,并造成村治的内在冲突。今后的改革应在这两个方面 加强努力。

    关键词:“三农问题”;
    市场结构;
    产权制度;
    村治。

    一、引言:市场失灵问题还是前市场问题?干预解决问题还是导致问题? 二、夹缝求生:双重垄断的市场结构 三、徒有虚名的集体,残缺不全的产权,内在冲突的村治 四、结束语 一、引言:市场失灵问题还是前市场问题?干预解决问题还是导致问题? 从理论上讲,当且仅当市场失灵之时,乃有政府介入的必要。西方经济学所 主张政府干预农业的最基本理由——如果有理由的话——在我看来只能最终归 结为: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方的生产周期较长[],两者都取决于自然 的特性,那么从简单的蛛网模型就可以推断,其价格波动将趋于发散,因而不太 适宜纯粹的市场调节[]。但是,诸如期货市场等制度安排,已经可望在较大程度 上矫正这种市场失灵。所以政府的用武之地实在是有限的。

    在我国,“市场失灵”的论调常常成为行政干预师出有名的依据,在农业问 题上尤其如此。然而干预解决了多少问题,还是带来了更多问题,是大可疑问的。

    近些年来,尽管从中央到地方的“三令五申”不绝于耳,“加强”、“重视”亦可谓不 遗余力,“三农”问题仍然日益突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一个 普通乡党委书记上书国务院领导信中的这句话[],早已成为广泛的共识。但这些 现象究竟是市场失灵或者说市场的过度作用所致,还是干预本身进一步造成了市 场的严重发育不足,值得深思。具体来看,是支持、保护性的干预居多,还是限 制、束缚性的干预为主,也有待分辨。

    某些学者经常把本质上属于“前现代”的阴魂不散附庸成“后现代”的潮流 所向,譬如把鞍钢宪法认作经济民主的先声,把乡镇企业视为西方工业化道路的 超越,等等,令人啼笑皆非、目瞪口呆。我们要避免这种食洋不化的误区,不如 仿照“后现代”、“前现代”的格式,提出一个“前市场”的概念,以免混淆于“市场失灵”。本文的基本看法是,尽管在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分散的小农仍然可 能偏处弱势,但我们现实的情况还要等而下之,这就不能归咎于市场了。

    如所周知,“三农问题”直观上集中表现为农民收入过低、增长缓慢,而农 民收入较多取决于农产品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价格则被普遍认为是个市场信号。

    人们习惯于争论怎样的农产品价格水准才是“公平合理”的,在我看来完全是本末 倒置的。“等价交换”的说法也要修正,当然不是主张“不等价交换”,而是说“价” (也即交换比例)本质上是一个事后的概念,是交换过程的产物,因而“等价交 换”无异于同义反复。归根结底,无所谓公平合理的价格,只有尽可能公平合理 的价格形成过程;
    前者纵使有之也难以辨别,后者则易于观察和比较。简言之, 价格形成的公平合理,有赖于市场的充分竞争[]。竞争的充分性,取决于市场结 构即买卖各方的关系格局。那么,农村的农民,其在农业活动中,所遭遇的究竟 是一个怎么样的“市场”?确切地说是一个怎么样的市场结构呢? 二、夹缝求生:双重垄断的市场结构 发展经济学大师舒尔茨有句名言:只要有正确的价格信号,农民能把沙土变 成黄金。“三自一包”,仅仅引入了少部分商品货币关系,就使农村面貌发生了极 大的变化。但是随着早期改革的能量释放殆尽、无以为继,至八十年代中期以后 陷于徘徊不前的局面,此后积重难返,已是不争的事实。价格信号是不是出了什 么问题? 一些学者和政府官员只认识到小农经济的分散、“粗放”性质,由此出发, 大力主张农业的产业化。他们热衷于讨论“公司+农户”、“合作组织+农户”等等设 计。但是,如果仅仅从规模化、集约化角度看待产业化,那就尚停留在经营的层 面上。我认为,在其本质上,农业的产业化,也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市场过程 是一种自发过程。我们不需要婆婆妈妈地告诫农民该怎么做,相反倒很有必要认 清农民和农业所处的市场地位。农业产业化的市场瓶颈 究竟何在? 农业固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也只是其中的一 环,有其上游和下游。农民参与市场经济,必然是有进有出,同样是“两头在外”。

    择其要者,一头是购进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一头是卖出粮食等农产品。问题是 众多分散的农民处于双重的市场垄断之下。在粮食市场上面临着粮站系统的买方 垄断,在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上面临供销社系统的买方垄断。这种扭曲结构 的结果,就是无法生成舒尔茨所称的“正确的价格信号”,不仅使农业产业化成为 空谈,更使农业的基础日益削弱。所谓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要害在于,“严禁私商粮贩到农村收粮”,就连农 村基层的加工企业也被迫舍近求远地向粮站购买原粮。这等于关闭了粮食市场, 只有一个买家的市场对于众多分散的农民(卖家)可能公平吗?粮站系统阳奉阴 违,套取收购资金挪作他用,少收、不收农民的粮食或变相压价,已是公开的秘 密。工商系统则与私商粮贩不断上演“捉放曹”的默契把戏。政府的“保护价”必然 是形同虚设。此中的寻租空间已造成数千亿的财政黑洞。

    更难理解的是,粮站收来的粮食据说还必须“顺价销售”,这已违背了市场 规律和经济现实。在市场自发因素无孔不入、供求关系千变万化的情况下,“顺 价”云云只能是一相情愿。倘能做到,岂不意味着粮价只会节节高升,可是粮改 的初衷不是“平抑粮价”么?如果通过大力强化国有粮食企业的垄断地位,强行维 持“顺价”,则势必为其转嫁经营管理不善乃至于贪污腐败盛行所导致的浪费和亏 损,大开方便之门,最终由广大消费者和整个社会担负沉重代价。

    农业生产资料的专营也是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幌子下实现“体制复归”的。前 几年出现了几例“假化肥”案件,本来依法惩处就是了,倘若无法可依,那就抓紧 立法呀。谁知某些利益集团搏弈的结果,却是供销社系统重新确立起行政垄断地 位。这确使我感到中国市场取向改革的任重道远,以及某些人对于市场的叶公好 龙。

    各国的经验多表明,农民面对市场,确实需要合作社一类的中介组织。但 中国的供销社、信用社等“合作社”,当年是为了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才建 立起来,是为先天不足;
    此后追求“一大二公”,职工以“非农户口”和吃“商品粮” 为荣,产权不清,管理不善,是为后天失调;
    当前又处于行政垄断地位,指望他 们为农民融入市场经济服务,是为南辕北辙。不过,倘若我们废除了强加于农民 的双重市场垄断,则农民自发的合作社将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现有的种粮大户、 加工贩运专业户等亦将合法地延伸其服务,至于原来的供销社、信用社也未尝不 可焕发新生,或被兼并重组而实现再生。当然,废除垄断的根本意义还在于让市 场规律发挥作用,以吸引足够数量的劳动力和资本留在农业,并维持一个合乎社 会需要的均衡产量。

    前面已经大致刻划了乡村市场的结构特征,凡此直接制约着农业的短期均 衡过程。但进一步地,还有一些根本性的障碍,例如土地产权、户口身份,这些 从经济学的长期均衡来看,事关要素的进入和退出,终究是无可回避的。可以形 象地说,双重垄断的市场结构,乃是“左右夹击”,仅此却未必陷农民于四面楚歌 的境地,因为大不了,老子不干了,不当这个农民了。但是土地、户口,真正使得农民进退维谷,不得不夹缝求生。户口制度,也未尝不可以解释为“人力资源” 的某种产权问题,这一“中国特色”对于理解“三农”问题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论 者已较多,本文从略。以下重点讨论土地产权问题。

    三、徒有虚名的集体,残缺不全的产权,内在冲突的村治 土地首先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而农村土地一向号称集体所有。周其仁 指出:“集体公有制既不是一种共有的、合作的私人产权,也不是一种纯粹的国 家所有权,它是由国家控制但由集体来承受其控制结果的一种中国农村特有的制 度安排”。这种制度“同时损失了监管者和劳动者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其要害是国 家行为造成的严重产权残缺”[]。概而言之,农地产权问题有三个层面:一是对外, “集体”与政府、市场的关系;
    二是从对内,从“集体”内部、农民个人的角度;
    三 是所谓的“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委会”或者乡村社区的关系。

    3.1第一个层面的问题,集体土地不能自由进入市场,其产权就不完整。

    按照《土地管理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 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而“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也就 是说,只存在上述两种合法的“所有制形式”。该法第八条规定,“城市市区的土 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 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也就是说, 农村土地,基本都是集体所有。这个集体的概念,纵使仍然有些不着边际,至少 要比抽象空泛的“全民”稍可捉摸。从表面上看,农民之于土地的权利似乎更为直 接一些,至少“中介层次”大为减少,理论上无需通过国家各级政府作为代理人。

    但是,《土地管理法》第二条又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 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这句话暗藏玄机在 于,土地(所有权)不得买卖和转让,国有土地固然不准,集体土地亦然。表面 上看,这种规定就算不合理,似乎还公平,其实不然。国有土地实行使用权与所 有权分离以后,其使用权进入市场自由流转,已经使得所有权高度抽象化乃至在 相当的程度上没有交易的必要了,如果要出售国有土地(所有权),那除非卖给 外国,如沙俄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显然这是另外一回事了。而集体土地使用权 的转让还有种种限制,如该法第六十三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 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还有其他种种以“耕地保护”为由的措施 也严重限制了集体土地的使用权及其流转[]。这样的集体土地,其产权大可质疑。

    产权是一个集合,是一系列权利束,在动态中体现自身的存在。从根本上说,不 能交易或交易受限的产权,只会使当事人坐失本来可得的市场剩余,因而并不是完全的产权,更难转化为资本[]。

    与《土地管理法》第二条遥相呼应,该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 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所指的“国有土 地包括国家所有的土地和国家征用的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这句话也是 貌似有理,实际的潜台词仍然是农村“集体土地”不能直接进入市场,但是隐含规 定,可先“收归国有”,然后再行出让。那么如何收归国有呢,《土地管理法》第 二条已经声称“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 这当然无可非议,但是问题在于,在国家与“农民集体”的土地关系上,这部法律 根本排除了征用以外其他途径。现实中更经常采用的是这句话的“逆命题”:只要 征用集体土地,那当然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真正的公共需要固然也有,毕竟少有,大量存在的是商业化开发。而征用 是一种强制关系[],其补偿不仅有限,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说,征用补偿的决 定缺乏市场基础,全无讨价还价的余地,因而不可能合乎经济效率。如《土地管 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这 也不符合最起码的经济常理,即,资产的价值取决于其未来收益的折现,而非历 史成本或曾经的用途。实际上,该法的补偿规定的主旨是限制性的,如耕地补偿 大致按“年产值”的倍数,严格规定了最高限额。尽管该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征 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公告,并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 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可是这样的“意见”提不提、听不听,事已至此,有何 必要?至于征用后出让的价格,必然提供了另外一个“寻租空间”,吸引官商勾结, 即便如此,往往也要大为暴涨,这前后的差价,就被凭空拿走了。这对于农民是 极大的不公,使之不仅无法分享经济发展、地价升值的成果,可能连基本的生计 都成了问题。

    《土地管理法》的上述规定,其初衷大约是,出于“国家财力”的考虑,尽 可能控制工业和城市扩张中的用地成本,因而不惜片面牺牲农民的利益,这不仅 削弱了政府当局应有的超脱性和公正性,而且还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

    不难想见,不容置疑的征用方式和低廉的地价必然进一步促使了土地包括耕地的 滥用,从而与《土地管理法》的耕地保护的精神相背离,这恐怕是有关方面始料 未及的。

    其实,一个开发项目如果连市场化的地价都无法承受,那就本不该“上马”, 或者需要另择地点。有人担心随着地价的上涨,农民将“为利所诱”,纷纷抛售土 地包括耕地,于是“无农不稳”、大乱将至,此乃庸人自扰。因为按照经济常理,需求量必将随着价格呈反向变化,实际成交量并非供给方的一相情愿,而是另有 一定约束的。何况随着地价的节节高升,只要稳定存在一个交易便利的市场,人 们将并不急于卖出,甚至会产生待价而沽的心理。既然用于建设的财力终归有限, 地价就是“放开”,其上涨也终有止境,其回落也未尝不可能。

    从根本上讲,土地作为一种供给有限的稀缺资源,其最合理的用途,就是 出价最高的用途,必须借助市场过程加以发现;
    各种用途,包括农业与非农用途, 在此应当置于完全平等的竞争地位。农业用地固然紧张,非农用地从来也不宽 松;
    非农用地浪费严重,农业用地亦然。目前对农地用途的管制,实际专门针对 农民的集体产权,既不公,且无益。如前所述,耕地滥用的主要成因恰恰是行政 配置、排斥市场。在微观上,市场地价这一试金石势必强于闭门造车的可行性论 证;
    在宏观上,地价的市场化如同其他产品、要素价格的市场化一样,也将有力 推动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

    3.2第二个层面的问题,也是一般意义上集体所有制的通病,限制了内部 成员对其应有“份额”的权利,不利于产权流动、重组和治理结构的健全。

    以上的分析,尚未考虑“集体”的内部结构。《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则规 定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 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目前农村在事实上普遍采用的制度安排是:将本村 或本村民小组的可分配土地总数,除以本村或本村民小组的享有合法分地权利的 人口总数,得到人均责任份地即责任田。每一个在当地合法出生或迁入的人,都 有权分享与原有成员相等的土地使用权利。他们在土地数量、质量以及土地的税 赋负担上也是均等的。每隔一个时期将重新划分土地,开始新一轮“承包”,增人 的家庭就会无条件地增加若干份地的使用权;
    而减人(包括“农转非”)的家庭则 会无补偿地减少份地。只有本村或本组的农民才能享有“均分土地”的权利,本村 或本组必须无条件地分配给他们土地。这种土地使用权,对于承包农民来说,几 乎是不能转让、出卖和抵押、出租的[]。农民的人身依附于土地,如其自动放弃 在“集体所有权”中的应有份额,将无法要求补偿,更不能变现。所以,不仅“集 体产权”对外大可疑问,在其内部,对农民个人而言,其产权更是残缺不全的。

    党国英指出:“近年农民信访中,约半数涉及土地承包权被侵犯问题”。“如 果连一小块土地的财产权也得不到尊重,农民对这个社会还会有什么留恋[]”?侵 犯农民土地承包权的最普遍形式是不尊重土地承包关系,视承包合同为废纸一张, 在有些地方可以根据村支书的一句话就片面中止土地承包关系。中央曾经承诺的 土地承包十五年、三十年不变,但是许多地区普遍的是3-5年就调整一次。另外,政府或村委会时常缩小土地承包面积,随意扩大机动田,并对农民的使用权随意 践踏。某些地方政府强制农民耕种特定的农作物,如果遭遇抵制,甚至动用拖拉 机将田里的作物强行犁掉[]。由于缺乏明朗而稳定的制度预期,承包农民的合乎 “理性”的反应便是不惜地力、竭泽而渔,至于植树造林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功 在长远的事情则乏人问津。

    上述种种,当然主要是个有法不依的落实问题。但这方面,《土地管理法》 本身也不能说没有隐患。该法第十四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三十年。发包 方和承包方应当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承包经营土地的农民有 保护和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 法律保护”。但是,接着又留下空档:“在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内,对个别承包经营 者之间承包的土地进行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 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 部门批准”。表面上看,似乎比较“民主”了,其实恰恰有可能导致“民主的暴政”。

    无论如何,对于产权的保护,如同对于人权的保护,应当先于民主,何况这种“三 分之二同意”容易被基层干部操纵以使自己的行为合法化。

    如所周知,承包权实质上是对所有权的分割。承包合同越是长期化、固定 化,承包权对所有权的分割程度就越高。有的中国学者近期研究证明,在现有中 国农地承包制下,承包权越稳定,农户的收益越高[]。所以杜润生强调指出,土 地制度是第一位重要的。在家庭承包成为合法以后,我们要从政策层面转到法律 层面给它一个有力可靠的保障。这就是把从公有制分离出来的使用权,以法律形 式,肯定它是一个经济主体,一种物权。我们过去说,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 可侵犯,现在我们提出,农民土地使用权作为私人财产,其权利也是神圣不可侵 犯的。使用权可以说是准所有权。它包涵承包权、使用权(经营权),还有抵押权、 入股权、转让权等多种权利,这些权利在立法时将界定清楚,形成法律依据[]。

    杨小凯更明确主张,土地所有权私有化不但对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而且 对减少社会纠纷,安定社会,稳定地方财政有重大意义,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其实在中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即使不进行私有化,其使用权的流转如能达 到“国有”土地的那般自由,就很不错了。考虑到中国国情和意识形态的惯性作用, 改革的方向,更不妨由国家象征性地拥有农村土地的最终所有权,而使农户手中 的土地使用权长期化,这种使用权还必须是可以交易的。比较可操作的,是让农 村土地制度与城市土地制度并轨。城市土地使用权可有70年期限,农村何尝不可 将来,可能都还要从期限制向永久制靠拢。有人认为土地产权彻底向个人转化势必妨碍机械化和规模经营,其实,一 旦土地可以自由交易包括自由租赁,就会有一个自发的经济过程,趋向于资源的 不断优化配置,包括向种粮大户和农业资本家集中。当然,如果这种集中在经济 上对于当事人已不划算,亦就不会发生,恰也说明在一定经济条件下机械化和规 模经营适可而止的道理;
    一味“贪大求洋”,是好大喜功的政府官员才会做的傻事。

    还有人担心农村的两极分化,首先要说,两极分化与这样那样的土地制度 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如果一方面出现土地大量集中,另一方面甚至“饿死人”, 则充其量是贫富两极分化的结果,切不可颠倒因果。应当另外寻求原因和解决之 道。当然,为缓冲贫富急剧分化和大量流民骤然出现,可在一定时期、不同地区 分别规定土地兼并规模的最高限额,视情予以浮动,从台湾的经验看,土地限额 的法律规定不会产生很高的监督成本,在实践中是完全可行的[]。值得一提的是, 我国落后地区往往人少地多,则其土地限额势必大大超过人口密集的发达地区, 这种制度性差异可望吸引投资者前往从事大规模农业经营,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平 衡发展。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实际暗含有社会保障的职能。所以在推进土地制度改 革的同时,必须及时建立健全覆盖到农村的社会保障体制,以收稳定之效,并可 能从根本上解决“养儿防老”这样的计划生育难题。说到底,落实到农户个人的土 地产权本身就提供了一个最好的保险和融资渠道。首先,或售或租,会有一笔收 入;
    还可以抵押贷款;
    最后,只要土地可以卖,哪怕并不卖,引而不发,也会坐 收增值收益。

    3.3第三个层面的问题,涉及所谓的“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委会”或者乡村 社区的关系, 通常所讲的村集体,这个概念是不清楚的。严格所来,哪怕按照现行的法 律条文,村是村、集体是集体,两者不是一回事,虽然表面上常有重合。

    1999年3月修订后的宪法第八条载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 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但是,这种集体经济组织似乎是无形的, 既无法人登记,也永远搞不清自己的治理结构。

    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 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第五条还规定,“村 民委员会应当尊重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维护以家庭承 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承包经营 户、联户或者合伙的合法的财产权和其他合法的权利和利益”。这也至少说明了 “村民委员会”与“集体经济组织”,两者不是一回事,否则何来“尊重”、“维护”、“保 障”之说呢。

    在推行承包制以后,从过去的“生产队”演化过来的“居民小组”,从“生产 大队”演化过来的村,似乎成了“集体经济组织”的代名词[]。特别是村,往往又向 村民集资或举债,还有的利用征地补偿款等途径,兴办各种工商企业(这是乡镇 企业的主要起源之一),乃至于从事金融、房地产等投机生意(在南方似乎并不 少见)。这些企业大多也与生俱来地是“集体”的,问题是,“集体”的最后承担者 是谁?姑且不涉及腐败的问题,市场本身也是风险莫测的。一旦经营失败、周转 不灵,某些村因为村办企业的缘故,负债数千万,人均几万、十几万,并不罕见。

    当然,也有的村则是建学校、公路和水利设施,或者干脆是为了借钱完成迫在眉 睫的上缴任务,导致负债累累,积重难返,恶性循环。

    这种乡村债务危机,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也引我们深思:按照法律定 位,村委会应当是个非营利的社区组织,本来就不应涉足经济活动。这里存在一 个“社”、“企”分开的问题。

    村委会还面临着另外一层角色冲突。作为一个群众性自治组织,从理论上 讲,村委会是村民自下而上选举产生的,其经费也来自村民,自当对下负责,主 要任务在于办理社区公益事业。而现实中的村委会,更大的精力在于为上级政府 “要粮”、“要款”、“要命(抓办计划生育)”,实际充当着上级政府的派出机构, 不妨称之为“村公所”,在这个意义上,“行政村”的称谓确有来由。

    概括地说,村集体混同于村委会,村委会进一步混同于村公所(“行政村”)。

    这是村治的内在冲突。这一链条也进一步将农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_乡村市场结构与产权制度》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