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摘要】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e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细胞治疗恶性体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对50例恶性体腔积液患者引流,CIK细胞腔内灌注及静脉输注,所有患者腔内灌注CIK细胞1×109,静脉输注CIK细胞,1×109/次,1次/天,连续4天。结果 胸水37例,有效率89%;有腹水27例,有效率81%。不同病种有效率不同,以肺、乳腺、卵巢及结直肠癌合并积液者疗效较好。治疗后Karnofsky评分80~100分组的比例由0上升到44%,60~70分组由14%上升到40%,50分以下组明显减少。主要副反应为低热(4%),皮疹(2%)。结论 采用CIK细胞行体腔内灌注及配合静脉输注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疗效肯定,有效,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关键词】恶性肿瘤 CIK细胞 局部灌注 体腔积液
恶性胸、腹腔积液是晚期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发展快,常导致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胀、体液及蛋白质的丢失,食欲差、水肿等,患者生活质量差,极度痛苦,最后因严重的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及水电解质紊乱而危及生命。既往治疗体腔积液的常用方法为穿刺引流、腔内局部化疗或注入生物反应调节剂等,但这些方法往往存在不良反应重和耐受性差等问题,且治疗效果常不理想。为探索更为安全有效的恶性体腔积液治疗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我科采用胸、腹腔穿刺引流,腔内注入CIK细胞治疗50例体腔积液患者,取得很好的近期疗效,并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8~82岁,平均64岁。所有病例都有病理组织学及细胞学检查确诊。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均为Ⅲ~Ⅳ期。50例患者中胸水37例,腹水27例(共64个积液病灶),见表1。治疗前二周内均未行全身化疗及局部化疗灌注治疗。治疗前体温正常,血常规正常,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基本正常,无药物过敏史,KPS评分>50分,预计生存期在2个月以上。
表1 50例患者治疗前体腔积液情况(例)
1.1 CIK细胞制备,参照文献[1]
新鲜分离的患者抗凝外周全血50mL,经Ficoll淋巴分离液梯度离心(500r/min×15min),取界面层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NC),用RPMI1640培养液悬浮细胞,离心(600r/min×10min),洗涤细胞3次后,细胞数约为106,用无血清培养基调整细胞密度为(4~6)×106 mL-1,置于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中培养2h。收集非贴壁细胞,用含人AB血清的完全培养基调整细胞密度约为1×106 mL-1,加入IFN-γ1000U/mL,24 h后加入rhIL-2300 U/mL,CD3McAb 70 ng/mL,rhIL-2 a 10U/mL,每1天换液1次,同时补加rhIL-2100U/mL。当每瓶CIK细胞达到1×109以上时,且细菌及真菌培养阴性时,制备完毕备用。
1.2 治疗方法
与传统排尽胸、腹水方法不同,我们采取适当引流胸、腹水,以减轻患者呼吸困难、腹胀等症状为目的,胸腔一般首次引流量应不超过600ml,平均每次引流量600~800ml,腹腔引流一般不超过2500ml,引流1~3次症状改善后,胸腔内灌注入0.9%氯化钠50 ml+CIK细胞1×109,腹腔内灌注入0.9%氯化钠500ml+CIK细胞1×109,同时患者每天静脉输注0.9%氯化钠100 ml+CIK细胞1×109,每天一次,连续4天。
1.3 疗效评价标准
1.3.1 体腔积液
参照1980年WHO统一标准评价体腔积液疗效。完全缓解(CR):体腔积液完全吸收并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PR):体腔积液减少50% 以上,症状明显改善,维持4周以上不再抽液;稳定(SD):体腔积液减少在50%以下,症状无改善,4周以内须再次抽液者;进展(PD):体腔积液继续迅速产生。以CR+PR计算有效率。
1.3.2 生活质量评价
根据Karnofsky评分标准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时评判患者的生活质量,KPS评分在80分以上并维持4周为显效,在60分以上并维持4周为有效。
2 结果
2.1 体腔积液改善情况
50例患者中有胸水37例,CR20例,PR13例,有效率89%;有腹水27例,CR13例,PR9例,有效率81%。对于各病种的治疗有效率不同,详见表2。
表2 50例患者CIK细胞治疗后体腔积液改善情况
2.2 生活质量变化情况
治疗前后Karnofsky变化对比评分见表3。治疗前Karnofsky评分无一例显效,治疗后显效22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84%。 表3 50例患者CIK治疗后Karnofsky评分对比(例)
2.3 安全性观察
主要不良反应低热2例(4%),4小时后自行缓解,皮疹1例(2%),12小时候逐渐消退,无其它特殊不良反应。
3 讨论
体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往往提示病程较晚,患者的生存期有限,此类患者的平均生存期3~12个月[2],腹腔积液的生存期更短。恶性体腔积液若控制不理想将影响后续抗肿瘤治疗,并迅速影响呼吸及循环系统,导致患者恶液质。目前针对治疗恶性体腔积液的方法主要是抽完积液后,应用细胞毒类,放射性核素,中药制剂,生物反应调节剂等药物腔内灌注,均有一定疗效,有效率在30%~81%[3]。传统治疗恶性体腔积液,反复穿刺引流增加了感染和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许多生物反应调节剂存在发热、胸痛、腹腔粘连等副作用,胸、腹腔灌注化疗往往存在控制率低、不良反应大、患者耐受差等缺点,从而限制其在恶性体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恶性体腔积液的治疗效果,减轻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国内外研究者做了大量的探索。CIK细胞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其主要效应细胞为CD3+CD56+双阳性的细胞,具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和NK细胞的非MHc限制性杀瘤特点,且具备增殖速度快、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对多重耐药肿瘤细胞同样敏感、不受CsA、FK506等免疫抑制剂的影响,且对正常骨髓造血毒性小等优势。其主要抗肿瘤机制是通过颗粒酶.穿孔素途径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4]。而且,CIK细胞用于肿瘤治疗,相对于放疗和化疗等抗肿瘤治疗方法,具有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好、能与其他治疗手段疗效互补[5]、提高患者免疫力及生存质量等优点[6],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7,8]。根据CIK细胞的这一特点,本研究将CIK细胞应用于体腔内灌注及静脉输注治疗恶性体腔积液,近期疗效结果显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与传统体腔内灌注化疗比较,具有耐受性好,无化疗不良反应、安全、有效率高等特点。
本研究结果表明,CIK细胞在体腔内灌注及配合静脉输注是一种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值得在恶性体腔积液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谢裕安.树突状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治疗肿瘤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2005,14.
[2]Ludwiq C,Stoelben E.Surgical therapy for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s[J].Zentralblm,2008 Jun:133.
[3]钱军,秦叔逵,杨柳青等.卡铂注射液治疗42例恶性胸腔积液[J].中国癌症杂志,2006,16.
[4]Wongkajornsilp A,Somchitprasert T,Butrapom R,et al.Human 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 specifically infiltrated and retarded the growth of the inoculated human cholangiocarcinoma cells in SCID mice[J].Cancer Invest,2009,27.
[5]Liu P,Chen L,Huang X.The antitumor effects of CIK cells combined with docetaxel against drug-resistant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 line SPC-A1/DTX in vitro and in vivo [J].Cancer Biother Radiopharm.2009.
[6]Thanendrarajan S,Nowak M,Abken H,et al.Combining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with vaccination in cancer immunotherapy: More than one plus one?[J].Leuk Res.2011 Sep.
[7]Jiang J,Xu N,Wu C,et al.Treatment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by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autologous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J].Anticancer Res 2006,26.
[8]Tao Yang,Ying Xiang,Yucheng Li,et al.Clinical study of co-treatment with DC-CIK cells for advanced solid carcinomas [J].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June 2011,Vol.10, No.6.转贴于 正刊论文网 http://www.Lunwen.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