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网络传播媒介文学管理论文
网络传播媒介文学管理论文 关键词:网络网络文学社会心理文学接受者 前言 自1997年一部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风靡全国之后,人们才开始关 注网络上的文学;在“网易中国网络文学奖”的评选之后,随着网络上的网络写手、 文学作品的大量出现,“网络文学”这个范畴方始纳入文学研究的视野之内。发展 到今天,网络已经成为文学的重要传播媒介(一些经典的著作都在网上有着电子 版本);
当然也是网络文学最主要的传播媒介(一些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也有出 版社出版发行,以书本形式传播)。由于网络文学本身尚处于发展阶段,其自身 的要素还有许多不成熟、不稳定有待于发展的地方,对网络文学的诸多研究也处 于探索阶段,甚至于对“网络文学”的概念还尚无定论。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网络给传统文学带来了多方面、不同层次的影响。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的现象,与 社会中的人是分不开的。在以往传统的文学研究中,对文学活动主体的研究往往 是最重要的方向之一。那么,网络文学一种新的文学传播媒介,其对文学主体的 影响又是怎样的呢?这种影响对文学本身又有怎样的意义呢?其是否改变了文 学的本质?这些问题,各家从不同的方面入手,各有所说,尚无统一的定论。本 文将借鉴社会心理学的一些观点,主要探讨网络传播媒介对文学接受主体的影响, 并对此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认为网络成为传播媒介,使得网络文学,本质中 审美的要素下降,娱乐性的成分上升。在本文中,笔者在讨论网络主体的整体特 征的基础上,将网络文学的接受者和传统文学的接受者作简单的比较,并运用社 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网络文学接受者特有的心理特征,重点探讨网络对网络 文学接受者造成的特殊影响。
一相关范畴问题 作为文学传播媒介的网络。从原始社会阶段“诗乐舞”一体的文艺活动产生 以来,文学活动系统中,传播媒介总是处在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文学活动的发 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根据传播媒介在文学互动上的特点来看,文学的传播经历 了口头传播――纸张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几个阶段。应该说,每一种 主导的传播媒介都是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口头传播阶段, 文学主要是由人们面面相授传播的。这样,传播者有很高的权威性。这种方式生 动形象,互动性很强,而且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创作、传播自己的作品。但是这种 传播方式很受时空的影响。因此,远古时代的大部分的文艺作品都不能保存下来。进入纸张传播的阶段后,由于文字的使用,限制了大部分人的创作权利和自由。
同时出版的审查制度,也使传播媒介成为权威机构的垄断工具。但是这种传播方 式跨越了时空的限制,保存了大量古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使得读者有机会欣赏 前人的,甚至是千年前的作品,为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书本的出现使 得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书本文化至今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文学活动。电子传 播一方面扩大了读者的范围,兼有字,音,画,多媒体的多种形式,但是基本上 也被权威机构所垄断,在本质上与纸张传播大致相同。网络作为一种崭新的传播 媒介,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第一,没有了以往纸张传播、电子传播的审查制度, 没有特殊的原因,创作者一般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发表自己的作品的地方。第二, 接受者的阅读环境发生了变化。以前主要是书本阅读,现在变成了对着电脑屏幕 进行阅读,不同的阅读环境对接受者的心理和状态等等要素都会产生影响;
第三, 网络上创作者和接受者互动性交流活动增强。网络的作品所在的页面大多设有发 表评论的地方,读者可以直接发表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另外还可以通过QQ、 E-mail、BBS等网络工具与创作者进行交流。
网络文学接受主体。这里我们谈论的文学接受者,不光是上网为了学术研 究、文学交流的,有一定审美基础的读者,也不仅仅指那些文艺理论批评家们。
这里的文学接受主体更主要的是泛指所有上网浏览网络上的文本的广大网民。
网络文学的范畴。尽管网络文学的范畴在学界尚无定论,在这里我们讨论 的网络文学,有着我们讨论的范围。在这里,网络文学不仅仅是指历次网络文学 大奖评选出来的那些“代表作品”,更重要的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网络上的文学现象, 具有网络文学特有的一些鲜明特征,如作者的“大众化”、内容的多样化、传播的 网络化、创作立场的“民间化”的文学作品。
二网络主体的整体特征 网络作为一种新生的、时尚的技术工具,其使用的主体必然是趋向于年轻 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 计报告》(截至2003年12月31号),中国网民共有7950万,其中男性60.4%,女性 39.6%;
未婚的占到56.8%;
35岁以下的网民所占的比利是82.2%:18岁以下为 18.8%,18-24岁为34.1%,25-30岁为17.2%,31-35岁为12.1%。其中,网民受教 育的程度如下:高中以下13.5%,高中(中专)19.3%,大专27.4%,本科27.1%, 硕士2.2%,博士0.5%。网民的职业上,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占了前两位,分别 是29.2%和13.7%。收入上,2000元以下的人群占了77.6%。综上所述,目前我国 的网民以男性、未婚者、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主体,大学本科以下受教育程度的人以及低收入者占据网民的大多数。
在当前社会的背景下,人们面对多变、复杂、充满诱惑的社会,往往会感 到迷惑、失望、压抑。年轻一代由于学业、工作的压抑更是显得抑郁、浮躁、情 绪化。在既定的社会体制下,年轻人的情感通常处于焦虑的状态,但是由于社会 行为规范以及个人自尊心理的束缚,往往不能完全的释放自身的情感。但他们面 对网络的时候,虚拟的网络可以掩饰他们的真实身份,网络的虚拟化使网民完全 不用考虑现实社会的行为规范,自由地宣泄自身的情感。由于大量的年轻人在现 实生活中的身份、地位往往与他们理想中的要求差距很大,虚拟的网络可以使他 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现实生活中这类等级观念的束缚,尤其是经济、政治的束缚。
网上行为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情感宣泄化,网上的语言,行为也是十分直白的。
网络对文学接受者的影响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以前,读者在整个文学活动的系统中,并不是很重要的环节,通常被人们 所忽视。人们往往把目光聚集于作家和文本上面。自20世纪60年代的接受美学出 现以来,读者对整个文学活动的意义才被注意到。人们才开始研究读者的阅读对 文学活动所带来的影响。
同传统的文学接受者相比,网络文学接受者面对网络时,其特点主要是集 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面对的文学创作主体、文学文本不一样;
(二)阅读 环境的改变;
(三)有一个能够与作者进行方便交流的平台――网络。
接受者面对的文学创作主体、文学文本的不同。由于网络传播媒介的虚拟 性,没有以往的审查制度,这就使绝大部分有作品的人有了发表自己作品的机会。
原来只有作家和少数文学修养比较高的人才能发表作品的局面被打破了,创作者 的群体增加了大量的普通人。这样,创作者的总体地位下移了,创作不再是个别 人的“特权”了。但是,在网络文学上,并不是人人都是“作家”,那些在网络上写 作发表文章的人,人们更愿意称他们为“网络写手”。网络写手和传统作家还是有 着一定程度的区别。
以往传统作家的创作,往往都是基于自身审美情感的凝聚,对世界和自身 生命的独特关照。当这种审美关照与自身的心灵相撞击,激起创作的火花,创作 的欲望产生了。这时候,作家的审美情感积聚到了饱和点,使之感到不吐不快, 然后选取适当的形式予以物化。这时,作家审美情感的物化产物――文本就产生 了。作家的创作是基于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独特的生命经历,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可以说,审美是文学的本质特征,是文学最重要的要素。审美 价值在文学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文学是一个价值的复合体,比如审美价值, 政治上的价值,娱乐价值等等,其各种价值因素依据作品内容的不同而处于不同 的地位,因此各种价值彼此也并非都处于并列的位置。文学活动的特性正在于文 学总是探索并表现人类的各种生命活动,并以极其丰富的内容和可感的形式记载 了人类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丰富的的精神世界。文学的审美价值无疑是应该处于 核心地位的。文学没有了审美,就好像一个人没有了灵魂一样。而大量的网络写 手并不是为了追求审美,他们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游戏、玩乐的态度。在网络文学 的创作中,虽然有人承袭着传统的路数,但更多的人却是在抒写着“自我”、“本我”、 “真我”,抒写自己的“心情故事”:他们通过一个虚拟的名字,在亦真亦幻的电子世界 渲泄着被日常生活所压抑了的个性与郁闷;
或是通过扮演以实现自己在日常生活 中无法实现的社会角色,以求得在虚拟世界中的象征满足。当年被誉为“网罗文 学三驾马车”之一的宁财神说,他的写作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而写、影响 他人的需要为写而写、为了练打字而写、为骗取美眉的欢心而写,当然,最可心 儿的,是为了在网上度过的美丽而绵长的夜晚而写”。这也从一方面表现了一些 网络写手的创作心态。
网络写手的这种态度也就决定了他们的作品不会像传统作家那样,把审美 要素放在第一位,并去追求的文本的审美性。因此他们的文本几乎不会有什么创 作前的准备阶段,他们所抒写的大部分都是个人的经历和情感。在社会知觉上, 网络写手与传统作家就有着明显的不同。社会心理学上,知觉是直接作用于人的 感官的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整体反映,分为对物的知觉和对人的知觉。传统 作家处于出版的审查制度和个人名誉的考虑,他们对世界的知觉往往是经过审美 过滤的,是经过艺术家的审美加工后表现出来的。而大部分的网络写手,由于网 络的虚拟性,完全不用考虑到个人的名誉,社会规范的影响,大多是直抒胸臆, 把自己的全部经历、情感吐露出来。因此,网络上的文字更多的真实的表现了作 者对世界的知觉,是个人心灵的直接表现。但是这样也造成了网络上的文字趋于 情感宣泄化,过分的强调某种快感而丧失了理性,普遍缺少诗性自律。如果举一 个极端一点的例子,那就是前些时间风靡一时的“木子美性爱日记”。网络日记本 的风行,也是因为我们所处的社会变革的特殊时期。木子美性爱日记的出现,反 映了在当前时代变革的背景下,人们在思维方式、生活观念上的转变。人的种种 本性以及这些转变在虚幻的网络世界里面得以暴露。反映这种由于社会变革所引 起焦躁,压抑的典型情绪的审美表达是很有意义的,但是疯狂的暴露个人隐私, 来满足个人的欲望,引来了乐衷于窥视隐私的人们的追捧,这一点却是不敢恭维 的。阅读环境的改变。网络文学创作主体的总体地位下移,这就使网络文学不 仅有“阳春白雪”的东西,更有了许多“下里巴人”的,甚至是龌龊的东西。但是从 另一个角度讲,这也为接受者的阅读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这就使接受者在阅读 时面对的总体对象发生了变化。网络文学具体的阅读环境的改变,体现在两点。
首先,以往的阅读环境基本是书本阅读,但是现在变成了对着电脑屏幕阅读。这 一改变对网络文学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一,电脑阅读极大地增强了接受者 的自由性和自主性,接受者不需要通过第三者作为中介(以往是图书馆的工作人 员或书店的销售人员,自己的亲人,朋友等等),就能够直接阅读到自己想要阅 读的东西。这种环境下的阅读与传统环境下的阅读有着很大的不同,原因是接受 者的社会角色在这个时候已经发生了变化,导致了阅读者的阅读动机的变化―― 以往传统的书本阅读的追求审美性和娱乐性,变成了补偿性的、娱乐性的动机。
虽然在书本阅读的环境下,有很大一部分接受者也是为了消遣的目的去阅读,但 是他们所面对的文本还是经过出版社编辑们挑选的,其相对于网络上的文字来说 绝对是更具审美性的。
在社会心理学中,角色扮演是指人们在社会互动中,通过对他人的言行的 判断和理解,从而做出对自我行为的调解,决定自我在互动中的行为。角色扮演 一般组成的结构如下:角色承担者,角色行为目标,互动和互动过程所处的社会 情景,角色行为规范。从这样一个结构,我们就能够对各种角色的发生发展做出 比较清晰的分析。从儿童出生开始,儿童就不断进行自我意识的成长和扩展,开 始不断地进行成人游戏,扮演成人的角色,比如过家家、盖房子等等。这些现象 都是儿童成熟的标志,也是一种自然的成长过程。随着我们的逐渐成长,周围的 环境规范慢慢地约束了我们的行为,使我们不能过多的以一种游戏的心态去面对 复杂的社会,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的社会角色;
而是不断地尝试各种环境下的生 活形态,扮演着固定的社会角色,如学生,儿子,男性等等。儿时的那种扮演的 欲望,在诸多的社会规范的束缚下被压制,慢慢消失。但是,虚拟的网络空间又 唤起了我们的这个欲望,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如超越时空性、匿名性等,造 就了与平时生活的社会环境迥异的生活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生活的角色的 随意性更大,角色可以进行自由地转换。
在网络生活中,年轻人更倾向于扮演一种不同于自身社会角色的“虚拟角 色”,在虚拟的ID下,隐藏着自己的真实身份。同时,又会对自身本来的社会角 色的行为规范和现实中的形象进行颠覆。最典型的角色转换就是男女性别互换。
当然绝大部分的这类情况是出于玩乐的态度,但是也有一部分的人是心理疾病的缘故。除此之外,还有那些平时懦弱网上勇敢;
平时沉默寡言网上滔滔不绝的人 等等。这里有一个“双重人格”的问题。其实这里的双重人格问题并不是指那些精 神分裂的精神病人的现象,确切地说是因为存在状态的改变,现实中的自己,网 络中的自己,他人眼中的自己,自己心目中的自己,这些既独立又统一的个性, 形成了自己的多元化存在。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人所受的束缚已经太多,他们往 往需要按照自身的社会规范来表现自我。这样,现实中的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 与真实的自我相比,往往处于受压抑的状态,使他们感到窒息。因此当他们面对 网络的时候,追求自由的天性,使他们更多的选择了娱乐,游戏,去释放自己受 压抑的心灵,去补偿他们在现实社会中所失去的东西。最近第十三次CNNIC的《中 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大多数的网民将获取信息作为上网最主要 目的的网民所占比例最多,达到46.2%;
其次是休闲娱乐,有32.2%。在这样的 网络存在状态下,网民们在上网的时候,他们是来放松的,休闲的,来找回现实 中迷失的自我的。所以即使在面对网络上的文学的时候,他们就不是想着接受文 学中美的熏陶,把文本的审美性放在第一要素;
而是更看重文本的娱乐性,看文 章是否能给他带来欢乐。在网上,有两种文章十分流行:一种是婉转伤感的情感 表达型,另一种就是无聊搞笑型的。这一点与接受者的阅读动机有很大的关系。
网络文学中的色情和暴力因素固然跟网络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有关,也是由于 网民对现有社会规范突破,叛逆心理的追求造成的。比如“木子美性爱日记”事件, 木子美的日记之所以受到大量读者的吹捧,这跟一部分读者网络面前放纵自我, 满足自身的窥私欲有关。
阅读环境的第二点变化是,电脑阅读比书本阅读更容易疲劳,而且还有不 菲的上网费用。在网络上,大概有四种类型的文学作品。第一种就是那种粗制滥 造的文章,这种文章大多是拼凑而来,毫无新颖性,读者在读到开头的时候也能 够预见故事的结局,这种文本一般是低于读者的审美水平,读者一般都不会去选 择;
第二种是与大部分读者的审美水平相当,以故事性的侦探、爱情、悬念小说 为代表,这种作品读起来不会费什么力气,又能引人入胜,享受到阅读的快感, 这是大部分读者选择的对象;
第三种类型的作品其审美水平会高于读者的水平, 读这类的文章,读者会感到有点吃力,但是在阅读之后,自身的水平会得到提升, 也会得到审美的熏陶;
第四种就是其审美情调与读者的自身的审美格局不相符合, 比如习惯于现实主义的读者在面对后现代的作品就会感到不适应,接受不了,就 是这个原因。在电脑阅读这样的条件下,年轻人一般不会去选择语言精辟深刻的 文章。他们更倾向选择第二种的,通俗的、结构明了的大众型文学。这样,接受 者在选择阅读对象的时候,审美期待也发生了改变。读者更倾向于选择那种娱乐 性较强的作品。同时,这种选择会通过文章的点击率反映出来。同时,点击率也会影响着读者的选择。在读者进行选择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和理解也是有选择的, 只有那些能够吸引他们的作品才会纳入他们的视野,这时候追求娱乐的兴趣会影 响他们的选择,同时文章的点击率也是读者选择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今天商业 化时代,点击率将决定网站的存亡。那些娱乐性的作品因为有着较高的点击率, 又会促使一些网络写手进行这方面的创作。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循环的圈子,更 加导致娱乐性作品的流行。
此外,在网络文学接受的时候还有一个接受度的问题。战国时期楚宋玉曾 在《对楚王问》中说:“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 而和者数千人;
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
其为《阳春》、 《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
引商刻羽,杂以流徽,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 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①这里讲的就是一个艺术接受度的问题,在当 代,高雅文学,先锋作品,通俗作品都有自己的读者群。传统的书本阅读,由于 面向全体的读者群,各种类型也相对齐全。而网民的年龄阶段也集中于35岁以下, 在这样的年龄阶段,由于其自身审美素养的问题,网民们对高雅文化的接受也是 很有限的。相反,他们对大众文化的接收就显得更为容易一些,他们也更倾向于 接受这样的文学作品。
网络传播媒介为接受者和创作者提供了十分方便的交流平台。从接受美学 出现以后,读者对文学活动的意义开始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在传统的文学中,普 通读者的意见却难以直接反映到创作者那里。以往,一般是文学批评者的意见才 被人们所重视。诚然,文艺批评者的意见更具有专业性,对文本的理解也往往更 为深刻,对创作者的创作也更具有指导的意义。但是绝大部分的读者的意见,哪 怕只有一个“好”或是“不好”的声音也难以直接反映到创作者那里。当然,一些著 名的作家会有大量的读者与他们写信交流,或是一些嗅觉敏感的读者会根据时局 适时地写信给编辑部,进行评论;
或是在生活上与作家进行交流。但是大部分的 读者,由于信函的时间延续性,滞后性,他们一般不会跟创作者进行交流。更何 况,一般的不知名的作家,即使读者为他们的作品所打动,读者甚至都不知道如 何跟他们进行联系。所以,在传统的文学活动中,读者的声音很少为创作者所知;
创作者也往往只能通过自己作品的销售量大概地了解自己的作品是否为读者接 受,更不用说,根据读者的意见调整自己的创作。但是,在网络文学的活动中, 网络为接受者和创作者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快捷的、方便的交流平台。当下一些著 名的网络文学的网站,在发表作品的网页下面都有供读者发表自己意见的位置。
这样,读者在阅读完作品之后,可以直接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哪怕一个“好”字, 或是批评性的文字。同时,创作者也可以直接看到读者对自己作品的感受。甚至,他们还可以通过BBS、E-mail、QQ直接进行交流。接受者可以向创作者谈自己的 感受,对作品的建议;
创作者也可以向读者进一步的阐释自己的作品,同时也可 以根据读者的反映调整自己的写作。但是,这样的交流也是通过虚拟的网络进行 的,交流的双方隐藏在网络的背后。这样的沟通与传统的沟通必然是不同的。
社会心理学中,沟通是人们交换思想、表达情感的信息交流过程,也是人 际互动、人际交往的最基本的形式。就建立、维系和发展人际关系而言,人际沟 通能满足人的三种社会心理需要:互动的需要、影响他人的需要、表达感觉的需 要。当网民在网络上交流时,这时候他的需求不会是基于互动的需要、影响他人 的需要,他们主要是出于表达感觉的需要。他们只是直白地宣泄出自己的感情, 不需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社会规范的束缚。这种沟通环境下,读者的信息反馈往 往是从自身的好恶,出于娱乐情感的表达,而不是想要进行带有自我意识的纯粹 的文学交流。
在另一个层面上,网络作为传播媒介,也真正实现了读者和创作者的互动, 这就是文本创作的开放性。有这样的例子,作者提供一个开头,读者可以根据自 己的喜好,自由的选择链接,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发展模式、结局。甚至,读者 还可以参与到文本的创作中,作者提供一个开头,由不同的人进行创作,读者在 阅读完前面的情节后,也可以参与到文本的创作中。这样,创作者和读者之间的 界限消失了,达到了一种真正的互动。但是这也使文学活动更多地变成了一种文 字游戏。在里面,人们追求的不再是审美的要求,而是想着怎样才好玩以及情节 的设置。
就个人的意识而言,接受者在网上是一种文学意识,在网下又是另一种文 学意识。应该说,这两种意识是感性和理性的冲突。一个人的心理情绪是具有弥 散性的,即在一种状态下的心理情绪会影响到其他状态的心理情绪。所以,一个 人的网上文学心理情绪很容易影响现实中的文学情绪。事实上,现实中的心理情 绪也会影响到网上的情绪,但是由于人们在网上的情绪更具有自由性,其影响力 较之现实中的情绪有更大的影响力。因此,一个人网络的文学意识往往具有更大 的影响力,在他的概念中,文学的娱乐性的成分会超过审美的因素。这种感觉是 从网上慢慢弥散到现实中去的。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在探讨网络文学接受主体的时候,借鉴了社会心理学的相 关理论。文学活动中的人不是孤零零的人,而是社会中的人,其在文学活动系统的行为不仅仅受着文学活动的影响,而且还受着其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作为一 个社会中的个体,面对着同是社会生活一部分的文学活动,个人在文学活动中的 表现是与其所受的社会中的影响分不开的,也无论如何不能被忽略的。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由于网络文学接受者所面对的对象发生了变化, 其阅读环境较之传统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社会角色的转换,心理的 改变,都导致其在面对网络的时候,感性思维占了主要部分,对文学作品的追求 也处于玩乐的态度,从娱乐出发,而不是从审美出发。这就使网络的本质更加趋 于娱乐性,而不是审美性。加之心理情绪的弥散性,这种情绪也很容易带到现实 的文学活动中,使得文学的本质更趋于娱乐性,朝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