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建筑设计与建筑文化论文
建筑设计与建筑文化论文 1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主要特点 1.1实用性:“三位一体” 建筑属于实用艺术,本身具有注重功能、结构和艺术三位一体的实用精神。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无论何种建筑类型,都注重建筑艺术与功能相统一,善 于把握功能空间与观赏空间、功能尺度与观赏尺度、功能序列与观赏序列的一致 性,空间和谐,尺度合理,组合巧妙,意境独特,并通过室内外结构、构造、色 彩、装修、家具、陈设、工艺品及美术作品等有机结合,达到功能所要表现的艺 术效果和空间意境,如帝王宫殿的威严、民居的亲切、园林建筑的恬静等。同时, 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在建筑形象上也呈现出清晰的结构逻辑。首先,会针对不同功 能的建筑类型采用不同的木构架结构形式,而利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又会形成庑殿、 歇山、攒尖和单檐、重檐等不同的屋顶造型,从而影响单体建筑的外观形象;
其 次,结构形式及其构件不仅会遵循内在的力学法则,而且其中一些如斗碇类的结 构构件还会产生装饰性的作用;
此外,对结构部位各个构件的艺术加工如雕刻、 彩绘等,也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古典建筑装饰体系。
1.2人文性:“以人为本”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这里所说的人文性是指对人性、人 伦、人格均全面加以尊重和关怀,而其最终目的则是为人服务,这也正是现代建 筑理论所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
1.3哲学性:“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建筑并不以形式体量之美为主要追求,而是以文化的表述作为基 本结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和一”被描绘为人类最理想的生存状态,是中 华民族传统的宇宙精神、生命意识、自然观念、环境思想、审美心理的集中反映。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起到了深远的、不可替代的影响,是 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理念的集中体现。一方面,它将封建伦理关系放大到天命的高 度,从而更好地进行阶级统治;
另一方面,它所体现的崇尚自然与返朴归真的审 美情趣也广泛体现在建筑之中,追求建筑景观的布置疏密有致、张弛得体,与自 然环境相融合――这种融合不仅是形态上的共生,更是心灵与自然之间共鸣,从 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天人和一”既是哲学的尺度,也是美学的尺度,更包括了人的主观能动的构筑和创造。
1.4生态性:“风水学说” 风水学说其实就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 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崇尚自然美的特点,强调人所居住与活动的场 所是包含自然生态环境等因素的整体,十分重视自然生态系统中各个元素的有机 联系及交互作用。因此,在建筑选址和规划方面,会以“风水”作为准绳,对地质、 地文、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做出 或优或劣的评价和选择,以及所需采取的相应的规划设计的措施,从而创造适于 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达到趋吉避凶纳福的目的。实际上,风水学说就是“天人 合一”的思想在具体营建过程中的系统体现。它在行动层面上,将形而上的哲学 理念具体实施,体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人类心灵的自由与释放的审美关系。所 以,“风水”在某种意义上具备了实用思想与文化因素的双重内涵,这实际上正符 合设计在现代社会中体现出的复杂性――它既是商业现象又是文化现象,既是艺 术现象也是技术现象。
2现代建筑设计如何传承传统建筑文化 当下,人们经常会在景区或城市的公共地带看到许多抄袭简化版的仿古的 建筑,这并不是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发扬与运用,而是误解了所谓的“对传统建筑 文化的传承”。中国有着丰富的传统建筑资源,但到了现代,设计的理念和手法 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人的一些审美思想和营造方式都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 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而只是对传统资源不假思索地套用照搬,非但不能从整体 上美化城市环境,还会给城市生硬地贴上一些“假古董”式补丁。那么,我们的传 统建筑资源通过如何转换,才能恰如其分地存在于现代建筑实体之中呢?要将中 国传统建筑的元素融入现代建筑设计,既需要寻找传统建筑理念与现代化功能之 间的契合点,又要考虑传统建筑形式在现代技术与材料层面上的拓展性,还要探 讨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语言中的运用方式,通过综合各个方面的处理,最终 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共生。
2.1借用其形式 对传统建筑形式的借用牵涉到如何通过对传统形式使用概括,变体,解构, 重构等手法来完成形式上的“差异性转变”。如SOM设计的上海金茂大厦,在外形 上就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塔的造型,既体现了现代设计的理念,又继承了传统建筑的形式,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成功实例。而在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中, 建筑师通常会将传统建筑形式概括和提炼成为一种融入了结构形式与审美取向、 功能性与艺术性并重的概念化符号。当然,现在这种隐喻的手法已不再独属于某 一种建筑风格,许多建筑师都常运用这样的符号来表达自己对建筑文化的理解, 以形会意,既可以使现代建筑蕴涵传统建筑的某些特质,又可以保持二者之间的 距离,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创造性。
2.2内蕴其精神 现代建筑所追求的不仅是建筑形式与结构功能的合一,更重要的是对空间 精神的深度理解。中国传统绘画讲究写意,追求“形不似而神似”。因此,以形写 神也是现代建筑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种有效的创造性转化。贝聿铭在苏州博 物馆的设计中,用现代的形式对江南水乡建筑元素进行了极其精确地概括――造 型明快硬朗的白色粉墙、灰黑色轮廓线、八角凉亭、片石假山、直曲小桥,虽不 同于传统江南园林的婉约妩媚,但依然充满了苏州园林的神韵气息,塑造了一个 “神似”的江南新园林建筑。如果说苏州博物馆设计的成功源于一位华裔设计大师 对故乡园林的深刻理解,那么中国国家体育馆“鸟巢”在空间、结构、材料上都没 有采取中国传统建筑模式,其与中国传统文化毫无关联的设师计又是如何将中国 传统文化的意象于无形中渗透到建筑中去的呢?法国人认为自然界的鸟巢结构 极其复杂,并具有最完美的受力结构,是大自然巧夺天工的杰作。“鸟巢”为了满 足独特的功能需求而采用钢架结构,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了网络状的外观造型, 而外观同时也是建筑的结构,内外达到了完美统一。因此,它是“仿生”的,是“天 人合一”的,是一件符合中国传统美学意想的设计作品。同时,钢结构灰的色与 体育馆看台的红色,正是结合了北京的平民灰砖建筑和故宫红色宫墙这两种色调, 也很好地诠释了与东方美学的关系。
2.3延用其技艺 传统建筑经过几千年积淀,已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建筑技术及空间处 理手段――比如“就地取材”不但可以尽量运用采集、运输便利的材料来进行建造 和装饰,还能充分利用和适应当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做到减少资源浪费可与持 续发展。当然,许多传统技艺已不再适应现代建筑的功能要求,但也有不少的技 术、艺术处理手法与环境、材料关系非常紧密,因此可以有选择地去粗取精,为 整个建筑的最终效果服务。如苏州博物馆新馆就大量运用了江南古典园林中广泛 运用的借景手法,以营造出园林的意境。2.4拓展其手段 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因势利 导,因材施艺,适可而止。而现代建筑设计更强调创造性与个性特征,并利用先 进的技术手段,突出科学精神。物质条件与生活方式改变了,即使那些的传统形 式被传承下来,但也由于不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而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因此应 该对原有技艺的不足之处做相应的修正,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拓展,采取更先进的 材料和技术,使现代化的建筑更好地融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如贝聿铭先生在设 计苏州博物馆新馆时,巧妙地将与拙政园共用的一面白墙当成“宣纸”,“以壁为 纸,以石为绘”来营造具有米芾山水画意境的片石假山,以获得与周边园林的“神 似”之感,这一别出心裁的设计取得了一致好评。而贝聿铭先生之所以会设计片 石假山,一方面是要考虑通过营造一种体现有新馆特征的“新”假山,另一方面也 有着自然和工艺上的原因而无法营造出传统的假山造型。但无论何种原因,都是 在传统园林叠石堆山手法的拓展。
2.5关联其意识 人类的意识形态与接受尺度源自于生存经验的积累,是其生活经历、所受 教育,生活习惯等因素的传承叠加,这就注定了一定地域甚至一个民族、一个国 家会对自身传统与习性产生亲切感。这实际上是一种血脉中的“趋向传统意 识”――即有传统文化印记的设计容易感召受众的生存经验,从而达到接受角度 的共鸣。而在当前追求高效,简洁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中,为了在有限空间中满足 人们潜意识中亲近传统文化的心态,可以选取传统生存经验中对应的元素加入设 计之中,使人们在不失时尚感的同时追溯回忆,完成精神的释放与安逸。
2.6建立新旧之共存 要做到传统向现代的转换,前提是传统建筑环境的留存。如果传统消亡, 就会使现代建筑无从谈起,因而必须有完善的政策保障,使各处有代表性的传统 建筑保留文化资源的原貌,不会被现代的建筑环境所遮蔽和破坏;
同时,具有东 方特色的现代建筑文化也不能是对原资源的粉饰和照搬,“假古董”是难以与现代 社会需求相容的,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的态度只能保持在“借鉴”上,必须有现代 意义上的创造,才能最终形成作为传统建筑文化内涵与现代建筑形式的合理共存, 做到古今对话、新旧拥抱的二元渗透,从而提升了使用价值、社会价值乃至长久 的历史价值。由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要完成具有东方特色的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理 念的建构,不但要注重学习鉴西方设计领域的先进技术和运作模式,更重要的是要发掘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所蕴涵的现代价值,使本质思想与具体技术相契合, 从而设计出更多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的现代建筑作品。
3结语 21世纪的建筑设计不应该只是符合使用机能的需求,还要在设计中张扬个 性,针对使用者的特殊性及个别性上设计不一样的作品。所以,建筑师必须清楚 设计对象在整个社会文化脉络中的位置,进而作适当的分析,从文脉中进行设计 解析,透过文化历史符号系统来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以求达到一些精神层次上的 文化认同。同时还要积极采用新的技术、材料以全新的形式结构进行再诠释,发 展那些有承接价值的传统文化,这才是优秀建筑师所要追求的目标。
作者:何家礼 王璇 单位: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长沙学院艺术 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