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培养学生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能力 魏书生 目录:一、出题;二、答题;
三、评卷;
四、补考;
五、总结 有的青年教师问:“您总也不出考试题,不考试、不评卷,学生考试 成绩低怎么办?升学率低怎么办?” 我觉得,搞教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目的之一就是增强应试能力, 提高升学率,这是搞教改同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共同点。不同点在于,搞改革,有 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应试为主动研究应试。这样师生双方都节省了时间, 教师省下时间来练身体,读书报,搞科研,写文章;
学生省下时间用来促进自己 的全面发展。
怎样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呢?教师出试题,刻印试卷,或者买四面八方 推销的各种各样的重点篇目试卷、单元试卷,然后发给学生,严格监考,教师再 认真评卷,这是一种做法。有的青年教师说:“这一个学期,我就让学生做了一 百多张考试卷。”这显然能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但这种做法不符合我的实际:
经常外出,很少有时间刻、印试卷。另外,我又不愿让中、下学生处于被动应考 的地位,特别是后进学生,倘多次被动应考,不知出题规律,觉得自己弱点甚多, 试题又常常攻其不备,弄得他们防不胜防,既然防不胜防,横直都是被动挨打, 干脆就来个躺倒不干,任凭人家发落,愿意打哪儿就打哪儿吧! 为了适应自己时间少的特点和提高后进学生的应考积极性,我采取了另 一种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方法。自1979年至今,我从来不为我任教的学生出试题、 刻印试题;
也不买四面八方推销的试题,学生尽管不做这些试题,也不做练习册, 但历届升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我用什么方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呢?我注意引 导学生做五件实事:一、出题;
二、答题;
三、评卷;
四、补考;
五、总结。
(一)出题 除了市、校统考试题外,每次考试,都由学生出试卷。每位学生都假 设自己是老师,千方百计出难题,看谁能考住别人,谁出的题能考住别人,就说 明谁的水平高,能力强。有的老师问:“学生没边没沿地乱出题怎么办?出一些 偏题怪题怎么办?”这好办,每次出试题,都要按照班级规定的“试题大纲”去做。
如以第三册文言文单元为例,我同学生商量确定,需掌握的知识点如 下:易错字85个、通假字7个、虚词13个、实词169个、句子49句、背诵三篇古文七首诗,文学常识12处,课后应熟练解答的习题12道。我们班级早就制订了严格 的、可操作性强的文言文试题大纲,要求文言文试题必需出八道题,试题必需在 各类知识点内出,且对每道题的题量、分数也做了严格规定,且试题的主要格式 要统一,要写清试题范围、出题人姓名等。具体要求如下:
文言文单元试题 出题时间:
年 月 日 出题人 答题人 1 2 3 4 5 6 7 8 自估得分 实得分第一题:易错字。从教材要掌握的85个生字中挑选10个写入试题,计 15分。
第二题:通假字。从7个通假字中挑出4个编人试题,计2分。
第三题:虚词。从要掌握的13个虚词中挑选五个编入试题,计5分。
第四题:实词。从要掌握的实词中挑选20个编入试题,计30分。
第五题:译句。从要准确翻译的49句话中挑选5句编入试题,计20分。
第六题:默写。从三篇古文七首诗中挑选5句编入试题,计10分。
第七题:文学常识,从需记住的12处文学常识60个知识点中,选4处共 20个知识点编入试题,计10分。
第八题:课后习题。从应会熟练解答的12道课后习题中选两道编入试题, 计8分。
试题的结构、范围、数量、分数比例确定以后,由每位同学根据自己 的认识去填具体内容。以生字为例,从85个字中挑出10个来。这10个字具体出什 么类型的题,是汉字填拼音,还是拼音填汉字,是组词、是释义、是判断、是选 择、是填空、是改错,则都由每位同学自己决定。
又如期末试题,班级是这样规定的:
第X册语文教材期末试题 出题人、答题人、评分表(略)。
第一题:基础知识(40分) 1. 语音 4处(4分) 2.生字 4个(4分) 3.词 6个(6分) 4.语法 4道小题(4分)5. 标点 4处 (2分) 6.修辞 4种 (2分) 7.逻辑 4小题(4分) 8.文学常识 4处(4分) 9.读写常识 4小题(4分) 10.默写 30字左右(6分) 第二题:阅读(30分) 1.记叙文 5小题(10分) 2.说明文 5小题(10分) 3.议论文 5小题(10分) 第三题:文言文(10分) 1.生字与通假字 4个(2分) 2.虚词与实词 4个(2分) 3.句子翻译 3句(3分) 4.课后习题 2道(3分) (注:文言文部分的文学常识与默写可在第一题内出) 第四题:作文(40分) 学生们觉得,各种各样的试题千变万化,汇成汪洋大海,仔细分析起 来,主要还是这些重要的知识点。这些主要的把握住了,对有道理的外来试题, 便能够解答,这叫做以不变应万变。反过来,如果基本的试题样式把握不住,却 跟着千奇百怪的试题跑,甚至跟着偏题、怪题跑,以自己的万变去对付个别试题 的一变,往往事倍功半,还不容易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和试题特点。
学生出题的过程,实际也是复习的过程,出默写的试题,他便把需默 写的课文复习一遍,出读写知识的试题,便把读写知识复习一遍。
多长时间出一次试题,这要由同学们来决定。记叙文单元学完了,大 家商量一下,觉得有必要便出一组题,觉得没必要便不考试。
语法知识原来教材深,比较难学,学生认为有必要强化这部分知识, 我们就进行语法知识专卷考试。
出一组试题要多长时间,这也由大家讨论,举手表决通过。一般说来,单元试题两三天便可出完,期末试题出一份要一个星期。若大家通过了期末试题出一 个星期的决定,那么这个星期每天的语文课,就不讲课,也不布置其它任务,一 上课,每个人就都在那里埋头忙着出试题。
16年来,每个学期我都只用30节课就讲完整册教材,有大量的时间给 学生自学。每学期语文课上出各类试题的时间常常比我讲课的时间还多。
(二)答题 每个人的试题出完之后,由承包考试的一位同学把试题收上来。再征 求大家意见,是按原来规定的期限答题,还是再延长点复习时间。时间确定后, 每份试题的放置顺序打乱,以防同学们知道谁出的试题排在什么位置,抽题时会 有选择。
顺序打乱后,每位学生都抽一份试题,抽到手以后,写上答题人的名 字。这样抽签式的选择试题,意味着一个人的试题,有可能被同班每位同学抽到, 一个人也可能抽到班内任何一位同学的试题。这便提高了大家出题的责任感,也 容易激发大家答题的兴趣。
答题时,尽力创造宽松的气氛,学生都在自己的座位上,没有老师监 考。我告诉学生:“如果有人愿意欺骗自己,那你就可以尽情地左顾右盼,尽情 地看书查资料,只要对得起良心就行啊!”同学们笑了,同学们觉得没有必要抄 袭,原因很简单,每次考试,试题不同,每个人答一套试题,考完之后既不排榜, 也不公布成绩,纯粹把考试当做一种自我检测的方式,或者当做一次活动,一次 娱乐,大家没有必要作弊,作弊之后除了损失了自己的良心之外,什么也不会得 到。
有时候后进同学抽到了尖子学生出的题,解答起来,难度就大一些, 这时,我就让后进同学适当地看看书,查查资料,但答过之后,要在卷纸上标明, 哪几道题,共多少分是靠看书、查资料才答出来的。
这样学生答题时,心态是轻松的,同时又是积极主动的。
(三)评卷 答题一般在课堂上,也有的后进同学当堂答不完,也可以课后答。答 完之后,交给出题人评卷。谁出的试题,标准答案便由谁来做,更细的评分标准也由他来掌握。
答题人可以同评卷人商量,意见不同时可以争辩。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候)便可 以去找各类知识的承包人。如:本届学生语音生字、生词、语法、标点、修辞、 逻辑知识、文学常识、读写常识、默写、课后习题、作文等项各选定一位学生承 包。每位同学承包一类知识,负责研究这类知识的重点、难点,个别难点,还要 由承包人负责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讲解,这样他们占有的资料就比较多,在这类 知识范围内他们成为“专家”,评卷时出现了争议,当然要找“专家”裁决。
评卷的过程,是同学们互相学习的过程,是大家一起探求真理的过程。
(四)补考 班级有承包补考的同学,每届学生由一名同学承包补考。
每次考试前,我们都一起讨论确定补考的分数线。1989年以前,我们 规定70分以下的要补考。也有的单元测试,知识点不多,便确定80分以下补考。
后来,语文试题卷面总分长到120分,我们班便确定一般情况下, 94分以下为补 考分数线,因为在一般的年份,语文成绩若达到百分制的78.2分,便能够升学。
120分制的94分略高于标准分的78.2。
评卷之后,承包补考的甄慧同学请补考分数线内的同学集中到一起, 商量怎样补考,什么时间再补考。有的老师问:“学生试卷既然可以回家答,可 以课后答,怎么还会有补考的人?他不会用抄袭的方法,提高分数,以逃避补考 吗?”倘若他是为了应付老师的话,当然可以逃避,但当学生意识到学习不是给 地主扛活,而是给自己种自留地的时候,他就觉得没有必要虚报产量了。他们觉 得诚实劳动、诚实答卷、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是一种荣耀,“自留地”里缺了苗, 及时补上,有利于增加自己的收入。反过来,明明不足却要掩盖,虚报产量,是 自己骗自己。逃避补考,期末统考,真相毕露,反倒是更大的耻辱。
由于认识到补考对自己的实际价值,以致多年来多次出现78.2分以上 的同学也要求补考的事例。我说:“你们已经超出了补考分数线,就不用补了。” 这些同学却说:“我抽的这组试题较浅,虽然得分较高,但我自己感觉这部分知 识学得不够扎实,再补考一次,好处会多于坏处。” (五)总结补考结束以后,便要对本次考试进行总结,有时请一位先进同学和一 位后进同学分别到讲台上讲一讲自己出试题的思路和答题、评卷时的体会。
全班同学可针对这次考试充分发表意见,哪些题出得有道理,哪些题 出得没道理,题量是大还是小。我如果没有外出,便例览几份同学的试卷,便了 解了先进同学和后进同学对这类知识的理解程度,然后谈我对这次考试的看法, 对同学们出的过深的和过浅的低效试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如果同学们认为有必要,某一类知识的试题还可以再出一次、再考一 次以强化、巩固这类知识。
每次市、校统考之后,我们班学生还要找出自己的试题和正式统考试 题相比较,看每位同学出的试题和统考试题共同点共有多少处,试题中的小题必 须完全一样,如文学常识的题,作家名字必须相同,作品、出处等知识点也必须 和统考试题没有一点差别,修辞方法的句子都要和统考试题一模一样,才算押对 了一道题。然后按照统考试卷的分数计算押题的分数,得分最高的同学便能得到 一本世界名著的奖励。去年得分最高的是杨奕,今年得分最高的是运娜,她出的 试卷,居然有59分和统考试题一模一样。
这样评比,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出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也不由 自主地去研究统考试题的结构、题型、试题与教材的关系。哪些题出得有普遍意 义,能促进同学们学习必要的知识,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哪些题属于偏题、 怪题,甚至是胡编乱造的题、难倒大学教授的题、死钻牛角尖的题。学生们讨论 认识到,对这类嘎题千万不能用真劲,平时千万不能认真研究它,只能以其人之 道还治其人之身,他胡编乱造地出题,我们便胡编乱造地答卷,朦了上算便宜, 朦不上,因为平时也没费真力气,顶多一张卷,胡编的题占到六、七分,全丢了, 因为力气用到必要的题上了,基础的、必要的题得了分,整张试卷仍然能得高分。
这样总结,学生们便能清醒地对待统考试题,有道理的题,做到了心 中有数,没道理的题呢?也有胡编乱造地对付的办法。横直左右,难易进退,都 能把自己摆在一个积极主动的位置上,自如从容地面对试题,面对统考